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军 《东南亚纵横》2010,(1):108-113
1997年以来,《京都议定书》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一系列的困境。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峰会上,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再一次展开新一轮的气候外交博弈,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缺乏法律约束力,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2.
大力改善民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问题在当前依然存在,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服务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短缺,以及政府相关人员发展观念的片面化和民生意识的缺乏。当前要改善民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完善相关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理论探索、比较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3.
The Speaker's Conference on Parliamentary Representation reported in January 2010. The report calls for a host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and to revitalise political parties, as well as to enhance citizenship education, develop youth and community citizenship engagement programmes, and more generally to revitalise British democracy. Early responses indicate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parties will take the report seriously. The report is thoughtful, thorough and extensive, a treasure trove for policy makers, advocates and researchers. If it has a weakness, it is that it show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arliamentary reform than of party reform.  相似文献   
34.
2013’辽宁政法理论年会组织辽宁省政法部门的理论爱好者围绕“公平正义与幸福辽宁”这一主题对法治中国、政法机关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惩治司法腐败、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微时代政法机关提升社会沟通能力、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共识,集中反映了我省政法界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我省政法系统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35.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亦即处理大多数民众的问题。政策具有问题性,也就是政策以民众问题为导向,大多数民众有相同问题,政府机关将问题纳入政府议程,提出解决策略。倘若忽视公共性,公共政策就有可能变为某些个人、团体、阶层谋取私立的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关注公共性,亦即要做到在政策问题取向上的公共性。故而,首先探究公共政策问题与其公共性之意涵;其次,析探问题建构中公共性之哲学基础;最后,藉由现今流行于公共政策学界,用以展现问题建构过程中公共性的审议式民主,以及审议式民主在台湾之应用-公民会议的召开,来加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三次"重要讲话的学习,认为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内容在十六大的报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包括民族科研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民族科研工作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要以十六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的"三次"讲话为指针,开创民族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7.
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和全体经侦民警要在“三个代表”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决定》 ,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最大限度地预防重大经济犯罪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对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造成的损失 ,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犯罪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危害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38.
社院学报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乃至学院总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院教学科研的重要窗口,是反映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社院学报要立足社院,立足统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社院学报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全国社院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抓住机遇谋发展,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为爱国统一战线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9.
The relative merits of rational choice and behavior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negotiation continue to be hotly debated. This article tests qualitative postdictions (assertions or deductions about something in the past) from these paradigms as well as the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new institutional theory against the extensive record of negotiation process, contractual form, and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I find the incomplete relational form of the peace treaty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behavioral and new institutional concepts and find that only behavioral theory can explain how unilateral German moves unraveled the treaty during the 1930s. But the historical record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close fit between the behavioral paradigm and these events is more than coincidence. I also discuss the role of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particularly John Maynard Keynes and Walter Lippmann, in establishing the basis for modern behavioral science. The behavioral paradigm emerged from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fix serious policy mistakes such as those made in the peace negotiations. The study of human error was intended to serve as the basis for broad‐based organizational solutions. Finally, I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Munich stereotype” on such recent events as the planning for the American inva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raq; such examples suggest continued imperfections in the system of organized intelligence that has actually evol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40.
邓烈 《法学研究》2010,(5):196-208
国际司法机构的兴起是现代国际法最重大的进展之一。中外学界一般认为,其源头始于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和会,其后的所有发展都是海牙和会所开启之进程的延续。这种看法与实践并不完全吻合。裁判人权、国际刑事或国际公务员案件的国际法庭或法院,在性质、原则及结构体制上都与国际法院等所谓海牙法庭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有着自己的演进路径,其源头不是海牙和会,而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海牙和会代表了国家间基础上的横向权力结构,而凡尔赛和会则是纵向的、有组织的现代国际社会兴起的标志。现代国际社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维持这种二元结构,这也就决定了国际司法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