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1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2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32.
香港作为国际性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其商业犯罪案件具有典型性。香港警方对付商业犯罪,也具有特点。主要是有完善的易于操作的法例,能动的侦查机制,网络化的联动查案方式以及高度专业化的人力支援等。这些方面对于中国大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3.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34.
美国科罗拉多州将法院与执法机构的电脑系统联网,并使用媒件在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使法院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将逮捕证直接签发给执法机构,克服了书面逮捕证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逮捕证的电子化、自动化和同步化,提高了签发逮捕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5.
省会城市刑事技术工作应作为全国刑事技术体系的独立一层来构建,其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应主要以专业特性为依据,现有“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应改在整个刑事技术工作的统一平台上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36.
明确军地互涉案件管辖的职责分工是解决互涉案件侦查冲突的关键。军地互涉案件侦查管辖模式的转换与重构首先需要从犯罪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互涉案件的应然范围,再从军事法学的角度考察军地侦查机关冲突的原因,最后总结既存互涉案件管辖模式的利弊,提出新的矛盾解决思路和制度设计,服务于军事秩序和社会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37.
中国的刑事犯罪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公安工作中也存在着警察素质不高、公安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证据综合运用差、基础性研究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警察素质教育 ,重视和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加大对各种犯罪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力度 ,加强刑事技术各门学科的基础性研究 ,重视证据的综合利用 ,既能为案件侦破提供信息保障 ,也能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保障 ,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 ,从而实现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在毒品案件的缉查中 ,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通过侦查渠道获取直接证据 ,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重视运用刑事技术手段 ,收集同案件有关的各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等其他间接证据 ,并使之相互印证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 ,切实做到案件实事清楚 ,证据确凿充分 ,为毒品查缉工作发挥刑事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目的性 ,手段、对象与目的的非对称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国家也可以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恐怖主义犯罪是基于政治目的 ,针对不特定的目标以与实现其目的不相称的手段实施的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侵害或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40.
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合作与刑事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境内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恐怖主义分子在境内多次制造恐怖事件 ,对边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造成了现实危害 ,并对我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构成严重挑战。我们反对任何恐怖主义 ,既反对我国的恐怖主义 ,也反对国际上一切恐怖主义。为了反对恐怖主义 ,我们积极参加区域的、多边的和双边的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联手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同时通过国内刑事立法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