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5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9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在侦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护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但在实践中 ,犯罪嫌疑人的保障机制暴露出种种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2.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和控制犯罪.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人格刑法理论,在定罪、量刑与行刑时,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抛弃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该宽则宽,该严要严,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析提高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要克服刑事技术警力不足与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要使传统的勘鉴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并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是要将现场勘查工作纳入到“五化”轨道,即队伍专业化,工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装备现代化,倡导信息化。  相似文献   
24.
功利是立功制度的基本价值,这是由其立法目的决定的.立功制度牺牲了被害人的利益以使国家更好地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这是立功的功利所在.而良知原则是功利原则的限制与补充,如果没有这种限制与补充,那么,立功制度必然陷入唯利是图,不近人情的地步.我国应当对刑法第68条予以修改.我国应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5.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6.
香港作为国际性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其商业犯罪案件具有典型性。香港警方对付商业犯罪,也具有特点。主要是有完善的易于操作的法例,能动的侦查机制,网络化的联动查案方式以及高度专业化的人力支援等。这些方面对于中国大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28.
美国科罗拉多州将法院与执法机构的电脑系统联网,并使用媒件在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使法院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将逮捕证直接签发给执法机构,克服了书面逮捕证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逮捕证的电子化、自动化和同步化,提高了签发逮捕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省会城市刑事技术工作应作为全国刑事技术体系的独立一层来构建,其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应主要以专业特性为依据,现有“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应改在整个刑事技术工作的统一平台上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30.
明确军地互涉案件管辖的职责分工是解决互涉案件侦查冲突的关键。军地互涉案件侦查管辖模式的转换与重构首先需要从犯罪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互涉案件的应然范围,再从军事法学的角度考察军地侦查机关冲突的原因,最后总结既存互涉案件管辖模式的利弊,提出新的矛盾解决思路和制度设计,服务于军事秩序和社会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