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34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234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3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we propose a model for targeting criminal networks. The model we present here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our existing model (Schwartz and Rouselle in IALEIA Journal, 18(1):18–14, 2008), which itself builds on Steve Borgatti’s SNA-based key player approach. Whereas Borgatti’s approach focuses solely on actors’ network positions, our model also incorporates the relative strength or potency of actors, as well as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s binding network actors.
Tony (D.A.) Rouselle
  相似文献   
992.
张斌 《证据科学》2009,17(2):184-191
“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作为分析工具,可以对被告人的刑事辩解问题和刑事推定问题进行知识论的解释。解释结果分别是,被告人刑事辩解可分为纯粹的权利型和纯粹的义务型两种,认为刑事辩解既具有权利性质又具有义务性质的观点,似是而非;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的刑事辩解,是否需要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由我国特有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和刑事诉讼结构来确定;确定刑事推定的合理语义,需要分析我国刑事推定特有的语用环境,刑事推定的语用分析是其语义分析的充分必要条件。应当把刑事推定的转换证明责任规范功能,作为刑事推定规则的主要功能定位.以此确定刑事推定的合理语义。对此有两种理论选择,激进的做法是直接取消刑事推定的概念,因为此概念既无用也有害,可以用“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概念来代替有关刑事推定问题的分析:温和的做法是改变学界多数学者遵循的从“语义”到“语用”的研究路径,应反其道而行之,由“语用”到“语义”来进行研究.这是克服学界在刑事推定问题上众说纷纭、确定刑事推定合理语义的适当办法。作为分析工具的“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有着自身的理论适用范围以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局限。  相似文献   
993.
The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state officials may shoot down a hijacked airplane which carries uninvolved passengers, if it is known that the plane will be used against the lives of other human beings. In its first sections, it explains the German 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s verdict against such a permission, and it scrutinizes the crucial arguments in this ruling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military weapons; human dignity arguments). The author then extends the discussion beyond the path taken by the court. She examines the defensive claims of passengers aboard the plane and the protective claims of potential victims who are present at the hijackers’ target zone. In contrast to the German 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 she concludes that state officials must take the claims of both groups of potential victims equally serious, and that such conditions allow applying a consequentialist calculus (“save the greater number”) because it is the only way out of a genuine dilemma.  相似文献   
994.
关于重新犯罪防治政策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重新犯罪率上升问题很突出,成为犯罪发展的新动向。其对我国犯罪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大了犯罪防控的难度。当前控制重新犯罪的政策主要是改造政策,但这一政策已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应当考虑将剥夺政策、矫正项目政策、重返社会政策、教育政策、职业培训政策纳入重新犯罪的基本防控政策范围内,形成综合而有机的,针对重新犯罪的基本防控政策。  相似文献   
995.
“商法通则”三大基本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法学界对于"商法通则"的制定问题已经展开了讨论,但是,其中大部分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诸如是否要制定"商法通则",以及:"商法通则"的基本框架结构的层面上,而较少涉及"商法通则"所应规范的基本制度的研究.在"商法通则"所应规范的基本制度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仅供立法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确信与限制——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之一是国家,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共同组成了所有权的谱系,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我国对于所有权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值得深刻反思.国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应当得到确信.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权的价值定位和合法性依据.民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特种的社团,自古和率先被承认具有独立人格.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应当与其公法人格相区分,并且受到公共利益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997.
徐岱 《法学研究》2009,(3):23-38
刑法解释学属于广义刑法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学科,并具有自身独立的学科品格。其独立的学科品格包括三个内在的学科独立基本要素和三个外在的学科独立条件。前者是指刑法解释权、刑法解释行为和刑法解释结论;后者包括:狭义刑法学无法涵盖刑法解释学,即刑法解释学不等同于狭义刑法学;广义刑法学本身已昭示了刑法解释学自身的独立性;刑法解释学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着法学学科独立的一般性规律。倡导刑法解释学的学科独立品格,其价值在于:推进刑法学的学科应用功能;纠偏刑法学研究者热衷于铸造恢宏的概念化法学架构而忽视刑法应用实效研究的倾向;彰显刑法解释学价值判断的实践属性。  相似文献   
998.
利益和谐视角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对推动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有巨大意义。其中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制度目标。但是现实中农民由于在社会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地位而导致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加剧,造成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运行困难。建立我国农村纠纷化解三维立体模式,强化我国的农村纠纷化解的制度体系、加强各个主体间互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不确定性总是与偶然性、复杂性、模糊性、相对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犯罪心理具有不确定性,个体犯罪心理的发生在事先是不能唯一确定的,这是由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主体心理的复杂性和主、客观互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不确定性视野下需要对犯罪心理概念进行再解读。不确定性给犯罪心理学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00.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仍有一些具体问题值得研究。非机动车驾驶人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在判断时应当以行为人是否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驾驶非机动车为标准。司法解释肯定了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的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资格,司法实践中应予正确适用。指使者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不能以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论处,而是应当以包庇罪定罪;如果是指令肇事者将受害人转移到他人不容察觉、无法救助的地方,致使受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则与肇事逃逸者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