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0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砂拉越位于婆罗洲,原为文莱属地,1841年白人拉惹政权建立后,大批华人在其招垦下移入砂拉越。在华文教育萌芽的初期,白人拉惹对其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直至20世纪20年代,因华人社会中的政治运动及海外华侨民族主义在各个华文学校的发展,才颁布学校注册法令,开始干涉砂拉越地区的华文教育。二战后,白人拉惹将砂拉越让渡给英国,新成立的殖民地政府急于统合境内各族群对砂拉越的认同,遂推动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家教育制度,迫使砂拉越华文中等学校在改制成以英语授课的学校或独立中学之间做出选择。为保存族群母语教育,为华族子弟接受母语教育提供机会,在古晋地区创立的中华第一中学,决定成为一间华文独立中学。这间华文独立中学至今仍有千名以上学生,其校园中充满华族文化气息。本文对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的创立、发展、经营作一个案研究,期盼对吾人进一步了解战后砂拉越华族社会族群语言的维护及文化的传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2.
何中华 《长白学刊》2021,(1):142-148,F000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及其传统。因此,从中国国情的角度了解并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对于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上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土地、农民、儒学,既是中国国情的特点,又塑造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从明清之际的"西学中源"说,到晚近的"马克思主义中源"说,虽然是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某种文化心态的反映,但也从某个侧面折射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熟谙中国国情。由中国国情所塑造的中国文化背景,在自觉和无意识的双重意义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3.
李张容 《长白学刊》2021,(1):149-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诉求,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充分展开过程。然而,由于历史上革命任务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向度和理论向度充分展开而具有外显性,并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或文化动因问题则相对弱化而具有内隐性,也没有得到学界充足的重视。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能够为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另外一种面相。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为例来看,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对文化民族性关注度的提升而必然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4.
Places always represen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societies, seen through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beliefs, and hopes. Places and their social practices are interwoven into the urban fabric and have become vital components of urban and ideological identities. Ideological systems create unique arrangemen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those special places, which can be called “hallowed” or “profaned.”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rec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of “sacral” spaces and their recent “profan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 together with the use and attitude toward landscape, has become visible due to spatial and functional manifestations of post-socialist cities.  相似文献   
65.
66.
都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现代都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综合考察分析,论述了社区服务管理的若干实践性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文化的方法对社区进行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67.
董涛 《学理论》2010,(3):193-19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承载民族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正渐渐走向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然迫在眉睫。本文在总结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经验基础上,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承担文化重任的角度出发,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68.
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文化的路径将观念的变化作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首要因素;结构的路径则将诸多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思想作为一种衍生物,将结构安排的变化作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辽宁省F村征地与搬迁后的家庭代际关系进行考察,在个案研究中检验了上述两种研究路径的解释力。本文认为,结构因素的改变在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改变中是首要因素,但是结构因素通过文化因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文化认同与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本文对1929年6月由国立暨南大学组织召集的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对华侨的文化、社会认同与适应的建构、贡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0.
语言相对主义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一部分,是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基于这一理论,本文提出:语言相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实际上代表了语言研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是一种以人类学、社会学为本的语言理论。从文化意象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相对主义给这一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