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都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现代都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综合考察分析,论述了社区服务管理的若干实践性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文化的方法对社区进行功能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72.
董涛 《学理论》2010,(3):193-19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承载民族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正渐渐走向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然迫在眉睫。本文在总结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经验基础上,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承担文化重任的角度出发,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73.
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文化的路径将观念的变化作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首要因素;结构的路径则将诸多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思想作为一种衍生物,将结构安排的变化作为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辽宁省F村征地与搬迁后的家庭代际关系进行考察,在个案研究中检验了上述两种研究路径的解释力。本文认为,结构因素的改变在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改变中是首要因素,但是结构因素通过文化因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4.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文化认同与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本文对1929年6月由国立暨南大学组织召集的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对华侨的文化、社会认同与适应的建构、贡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5.
语言相对主义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一部分,是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基于这一理论,本文提出:语言相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实际上代表了语言研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是一种以人类学、社会学为本的语言理论。从文化意象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相对主义给这一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分析东南亚国家文化资源的特色与优势,探讨东南亚国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路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7.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亚洲停滞论",还是所谓日本"特殊论",实际上是以欧美现代社会为基准加以展开的,其理论系谱从属于西方,难以洞悉东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鉴此,我们应注意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由激进的"压缩式发展"向"内发式发展"转变的共同历程,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发展主义"的制约,将东亚的社会发展理论植根于本土,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特殊"与"一般"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8.
人的自由的绝对性使人拥有绝对的人权,维护与实践人权作为一种自觉的要求,要以对人的自由本质与绝对权利的自觉为前提,也就是要以启蒙文化为前提,而启蒙文化需要由文化启蒙来造就.这意味着,既不可能以武力推行人权,也不可能以任何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为借口拒绝人权.人权的绝对性与民族主义国家理论并无学理上的关联,一个主权实体内部的人权...  相似文献   
79.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劝说就是其一。影响劝说的因素主要有劝说者、被劝说者和劝说环境。要获得理想的劝说效果,必须运用得体的劝说技巧,如培养个人魅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标签法、以害怵之法等。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cerns structural funding for Polish cultural heritage for the years 2007–13, focusing on the largest operational program,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financed by the 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 It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tudy of a specifically selected group of projects funded under this program.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outcomes of this funding upon completion of the financial perspective, presenting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results as well as potential external effects. The empirical data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inuing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nding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