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4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35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违约方解除权本为我国司法实践和学说理论发展出的规则,而《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则是该规则的立法表达。违约方解除权是履行障碍抗辩制度的加重规则,其赋予债务人相较于抗辩权更为强力的救济即解除权。一方面,违约方解除权可以化解合同僵局,促进资源流通整合,体现了效率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它防止债权人利用合同僵局不正当地损害债务人利益,并鼓励双方善意合作,因此亦建立在诚实信用原则之上。《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是关于违约方解除权的规定,其并非继续性合同重大事由终止规则。违约方解除权也应当与法定解除权截然区分。违约方解除权的适用一方面以履行障碍抗辩事由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则以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债务人非恶意违约和债权人不解除合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为要件。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是合同进入返还清算关系。  相似文献   
612.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政府紧急权力的行使引起了人们对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障的深刻反思.传统的紧急状态理论认为,紧急权力的作用旨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福祉;而公民权利在紧急状态时期,往往被作为牺牲的对象.时至今日,在紧急状态下的公民的局部基本权利逐渐得到认可,但大多数基本权利乃至自然权利仍然无法得到与宪政民主精神相一致的保障,这就是公民权利的危机.有权利必有救济,如何保障紧急状态下的公民权利,便成了现代宪政民主国家的普遍困惑.笔者基于公法救济之行政诉讼的视角出发,以期为宪政民主国家寻求一种可塑的解决之道,为公民权利的保障提供一种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13.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标准分为有违作品的思想和有损作者的声誉两种。我国著作权法移植作者权体系的二元论模式,但司法实践突破立法引入了版权体系的声誉标准,争议的实质是如何平衡作者和作品利用方的利益。伯尔尼公约就两大法系的差异没有实质性作为,但在原则性的框架下提供有限度的保护已经成为比较法上的共识。建议否弃声誉标准,确立作品思想标准加合理限度内的改动作为侵权例外的模式。通过作品符号的结构化解析划分核心表达要素和非核心表达要素,作品的思想可以简化为对核心表达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为侵权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4.
传统的财产保险代位求偿权不能适应保险行业的发展,人身保险代位求偿权在国内外立法例和学者争论中找到了适用的空间。本文从损失补偿原则的角度进行研究人身保险适用代位求偿权的正当性。在人身保险三大合同中,人寿保险不适用代位求偿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根据具体情况部分适用。  相似文献   
615.
近年频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新形态,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政治—行政—社会等体制性弊端日积月累的必然产物。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高度分化所导致的"相对剥夺感"、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所导致的"权利贫困"、公共权力异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滞后所导致的"合法性危机"及公民社会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公共空间萎缩"。  相似文献   
616.
喻玲 《法学家》2020,(3):156-170,196
著作权的两类权利主体(自然人和非自然人)获得保护的正当性理由不同,相应的保护期限也应根据不同的标准确立。回顾著作权法的发展历史,二者没有被清晰区分。以自然人作者保护为前提发展而来的"照顾理论"是大部分国家现行时间标准的正当性理由。信息社会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和制度设计都有了深刻变革,要实现公平正义目标,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应当重构:一方面,非自然人权利主体作品不应也不宜直接适用原有根据自然人作者设计的保护期限,而应根据"激励理论"参考专利法确定固定保护期;另一方面,应当审视"照顾理论"在现有背景下的合理性,对自然人作品建议采用原则上以作者生命为限结合最低保护期限的标准。现有保护期限都应缩短,在受国际条约所限该目标短期难以达成的现状下,可以调整著作权保护宽度,采用相对宽松的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617.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article 110 and article 111) protects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separately, the probl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at, in this two yuan protection mod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or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legislation, majority legislation take the “one system” protection, which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which the reason is the privacy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I agree that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China's “dual system” protection for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 that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nd we should apply the “Rule of Third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purely personal privacy, privacy information, purely personal inform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laim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the claim basis whose privacyand information is infringed exists in the eighth chapter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several special laws such as “Tort Liability Law” and “Network Security Act”. Although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s Article 109-111 stipulated the provis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but there is no effect of independent norms, because in these three articles, there is no prot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what is the civil juristic consequences when the privacy and information are violated.  相似文献   
6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AI memory and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Firs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egal background behind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to AI,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n the antagonism between the values of privacy and transparency under current E.U. privacy law. Next, the authors explore whether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s practicable or beneficial in an AI/machine learning contex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and how the law should address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a post-AI world.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faced when adhering to strict interpretation of data deletion requirements under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ultimately concluding that it may be impossible to fulfill the legal aims of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s. Finall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ore issue at the heart of the AI and Right to Be Forgotten problem: the unfortunate dearth of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ship supporting privacy law and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619.
财产权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财产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的外在表现虽是一种对物的权利,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一开始,财产权就是为实行私有财产而提出的。西方思想家洛克、黑格尔、庞德、波斯纳、罗尔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620.
关于我国律师执业三项重要权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刑事诉讼法》、《刑法》和《律师法》实施以来,随着律师法律地位 的改变,关于律师执业的三项权利──人身保障、调查取证、全面阅卷问题亟待研究。 应借鉴国外有关制度,加强立法保障。特别建议建立证据展示制度,以期使律师为当 事人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