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3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42.
目的评价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共脱落6例,最终试验组43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患者分阶段先后口服疏肝健脾利湿汤剂、参术益肠丸,对照组患者口服单剂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和6周末的症状总积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排便紧迫感和黏液便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大便性状和黏液便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和治疗6周末,试验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起效快、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343.
目的探讨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集216例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归纳出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化学治疗开始前患者多表现为脾虚与肝郁两证,第2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脾气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实热证,第4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肝、脾、胃三脏阴血不足为主的证候,第6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心、肝、脾、胃等多脏腑不足的证候。结论在辅助化学治疗期,患者中医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在化学治疗前期,主要为肝脾两脏的气病;随着化学治疗的延续,由阳病转为阴病;后期患者逐渐表现为类似五脏羸弱的证候。  相似文献   
34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理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经彩超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的中医证型、肝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4例CHB患者中,湿热蕴结证21例,肝郁气滞证34例,肝肾阴虚证7例,瘀血阻络证13例,脾肾阳虚证9例。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00);临床分级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56,P=0.000);不同证型CHB患者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CHB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气滞证和湿热蕴结证是CHB患者的主要证型,病理分级和肝功能检查尚不能用于CHB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345.
目的 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筋骨并举”思想的“颈—肩—胸”调整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颈部疼痛和废用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scale,SC-NPDS)对患者颈椎疼痛水平、功能、残疾及情绪和认知进行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以及前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NPDS评分、FSA、FHA显著降低(P<0.05),颈椎左旋、右旋、左右侧屈、屈曲、伸展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NPD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FSA、FH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关键肌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大部分活动度及前倾姿势,而在此基础上采用“颈—肩—胸”调整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纠正患者静态头颈部前倾姿势。  相似文献   
346.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肾康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5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7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肾康颗粒,疗程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24 h 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血白蛋白(albumin, 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hs-CR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UACR均较治疗前降低,血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Fib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T、APTT、TT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T、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抑制体内微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47.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患者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SCA的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59例来自安徽地区的家族性或散发性SCA患者的基因型,以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为对照。对这些SC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59例SCA患者有17例检出SCA-3基因亚型,有7例检出SCA-1基因亚型。上述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肾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肾虚血瘀型4种,且以肾精亏虚型和脾肾两虚型为主。其中SCA-3基因亚型患者与脾肾两虚型相关,而SCA-1基因亚型患者与上述证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证实,不同基因亚型的SCA患者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相关性,SCA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应有其相应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48.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多潘立酮和疏肝健脾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FD肝郁脾虚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  相似文献   
349.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膜性肾病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 ①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高血压、镜下血尿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52.0%、22.0%、26.0%、20.0%。②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各占46.0%、44.0%;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以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为主。③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型居多,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损害相对较重。结论 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0.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因有偿采供血、吸毒致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携带和(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 方法 运用舌象拍摄和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中出现率较高的舌象有:热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63.64%和65.71%,瘀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33.64%和41.14%,胖大和(或)齿痕舌分别为40.45%和45.14%,裂纹舌分别为35%和26.86%;两类人群均以白苔居多,黄苔出现率分别是23.18%、28.00%,厚苔的出现率分别是40.45%和31.43%,腻苔出现率分别是65.91%和82.29%. 结论 两组人群的舌象表现较为一致,HIV携带者和(或)AIDS患者常见舌象特点是:舌质红;苔厚腻,以白腻居多;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有瘀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