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是刑法的三大基本内容。对刑事责任的概念、特点以及刑事责任与刑罚的联系和区别的探讨,明确刑事责任的一些基本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相对于男性的隐私权而言,女性的隐私权在网络时代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经济地位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差异,同样的权利实际上会对其产生不同的边际效用。最终导致看似相等的权利实际上没有起到平等的保护作用。隐私权对于女性有更高的边际效用,对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女性阶层有更高的边际效用。应该以较低社会经济地位阶层女性的权利需要来设计和完善隐私权。  相似文献   
23.
改善边检服务的个体差异是"平安世博"对边检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边检工作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边检服务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素质、服务理念、职业精神等方面。改善边检服务个体差异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建设完备的激励机制与融入高尚的精神信仰等。  相似文献   
24.
郭玉华 《青年论坛》2011,(4):126-129
文士与妓女婚恋类题材小说历来是文人写作的热门题材,白行简的《李娃传》与郑若庸的《玉玦记》在故事情节上可谓一脉相承。而二文女主人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李娃被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妇女,而李娟奴则因其歹毒得到了应该有的报复。促成两者命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男女人物性格、作者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25.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中西方文化在地域环境、历史背景、人生观,社会关系、社交礼仪、社会风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差异有利于人类文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6.
印尼人姓名的复杂形态反映出印尼文化的多元性,它可以成为观察印尼多元文化的一面镜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尼民族。透过印尼人的姓名,不但可以看到印尼传统文化、巴厘―印度教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且能体会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融合,并看出印尼人具有名随人变、崇尚名誉、讲究实用的姓名特点。  相似文献   
2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ifference in lifetime incomes arising from parental preferen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land inheritance and investments in schooling between sons and daughters in the rural Philippines. Sons are preferred with respect to land inheritance, receiving 0.15 additional hectares of land, while daughters are treated more favourably in schooling investments, receiving 1.5 more years of schooling. However, differences in both current and life-cycle incomes between sons and daughters are insignificant. This suggests that Filipino parents allocat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to equalise incomes among their children, without sacrific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28.
文章在回顾公安院校文化要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归结了现有研究的特征,指出开展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在对8省、近千名公安院校师生调研的基础上,应用频数分析和对应分析得到了各个文化要素作用程度和重要性差异方面,以及不同地域对文化要素的倾向性差异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中美之间的认识差异--美国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帆 《外交评论》2005,86(6):75-80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中美之间既有原则性差异又有一般性差异。从国家层面看,美国认为美国有权以人权、民主或自由的名义指责或改变别国的内政;从国家间关系看,美国认为中美之间缺乏战略合作基础;从国际层面看,美国认为中国主张的多极化实际上是反美与争霸。中美之间的差异包括价值观的差异、对外战略指导原则的差异以及历史观的差异,美国对中国认识的误解和偏执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心态、冷战思维以及功利主义。随着中美双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美国对中国的正面认识将会加强。  相似文献   
30.
王金波 《当代亚太》2020,(2):40-74,152
中美贸易摩擦是体系压力和美国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1980~2018年美国对外贸易争端数据的定量研究,文章采用面板负二项模型对中美两国间的制度距离、文化差异和相对实力差距的缩小等结构性变量,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单元层次的中介变量、贸易和投资等渠道变量,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认为,中美间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差距的缩小即相对实力分布的变化会显著强化美国作为守成大国对中国作为崛起大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中美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制度距离和文化差异或价值观的不同也会显著影响中美两国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同时,与美国政治关系良好、在制度和文化上与其接近的国家并不必然意味着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减少;美国国内不同政治行为体、社会行为体的利益诉求、政策偏好,与贸易的交互效应一起,会进一步增加中美两国因实力差距的缩小、制度和文化(观念)差异等体系因素或结构性变量所引发的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经济因素依然是决定中美贸易摩擦的基础性因素,中美贸易失衡、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以及中国对美国市场渗透率的提升、美国国内经济绩效的波动、美国国内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剧,与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起,也会显著提升两国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