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2.
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最后关头背信弃义,未出手援助它扶植的柬埔寨政权和南越政权,受到盟国质疑.刚成立的民柬政府扣留美国商船"马亚克斯"号,为美国重塑形象、重申强硬立场提供了机会,它以泰国为基地实施武力营救.不过,泰国正在调整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努力改善同亚洲尤其是印度支那邻国的关系,力图在这场美柬纠纷中保持中立.美国的营救行动造成泰国处境困难,引起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这个事件给冷战期间的美泰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3.
城乡关系是当代中国发展必须处理好的重大社会关系。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上历经包围、分治、统筹的过程,其有创新、有成就,也曾几度失误。创新之处大体包括: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土地制度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兴办农村社会事业、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取消农业税等等。失误之处大体包括:征过头粮、人民公社化、长期城乡分治、行政主导的过快城市化、社会建设滞后等。针对尚存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和建设道路,努力实现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174.
陈航 《法学家》2020,(3):15-27,191
民刑法的制度设计均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之上。尽管在此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但核心之点在于,都是以"一般人"为基准进行的。因此,"一般人"之界定在民刑法中居于隐而不彰的基础地位。"一般人"标准是民刑法中人性假设理论亟待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其本质是一般人应有的"知识与态度",也是一种方法论。该标准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公共政策属性,应当根据法律责任的不同性质,确定民刑法中"一般人"的判断标准,尤其应当区分刑罚适用者、犯罪嫌疑人及被侵害者的不同视角,对刑法中的"一般人"标准进行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175.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作为共和党内的政治明星,以其显著的政绩、丰富的亚洲工作背景和颇为深厚的中国情结,成为中关两国热议的焦点人物。奥巴马选择洪博培任驻华大使具有深刻的政治动机。对洪博培担任驻华大使之后在发展中关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中关两国认知有着微妙的差别,但总体上是积极的、乐观的。  相似文献   
176.
1929年张学良趁蒋介石推动所谓"革命外交"之机挑起了中东路事件,企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路上应享有的权益。代表日本立场的《盛京时报》对此特别关注,从其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事件的报道经历了相对客观、恶意挑拨、重新回到相对客观的过程,由此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日本立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going public thesis in the context of U.S. President Clintons health care reform campaign in 1993 and 1994. 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residential public relations. The novel use of the first lady as a public spokesperson for a presidential initiative also raises new questions about presidential public rel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congressional behavior. Data for the study include appearances and speeches by the president and first lady concerning health care reform over an 11-month period. Results suggest that certain presidential public activities assist presidents in gaining public support for their policies. However, most presidential public efforts may be thwarted by issue advertising from opponents in a more combative public environment. A going public strategy may not provide a forum to explain sophisticated policies and to build alliances in support of these policies over a substantial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78.
activities because of their interests in desirable relations with the agricultural groups.  相似文献   
179.
本文通过对一段时期内中欧四国(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部分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主要内容、对华评价、信息来源、议题设置以及对双边关系的态度等进行指标分析发现,当前中欧四国媒体的中国观非常复杂:政治和社会文化议题呈现出明显的负面态度;经济上兼具正负两方面态度;在中美矛盾冲突日益激烈背景下,中欧国家媒体并没有出现“站队美国”的倾向;在科技领域,承认中国在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进步和领先地位。中欧国家媒体中国观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获得实际利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本国会产生何种作用。中欧国家媒体中国观的形成是其各自国家利益、历史经验、价值观、舆情民意等多种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议程设置论”角度探讨了中欧媒体中国观的呈现方式以及中欧媒体中国观的代表性问题,即媒体是反映本国精英的中国观还是大众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18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ustralia's economic success since the 1990s. As this was set in motion by fundamental political reforms, it asks to what extent Australian‐type federalism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reform process. By using two approaches ‐ the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pproach of Weingast, which stresses the virtues of ‘limited government’, decentralisation and competition together with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approach of Scharpf which argues for a ‘problem‐solving’ orientation of territorial actors ‐, the structure of Australian federalism, changes in the working of the federal system in the 1990s, and effects on policy‐making are scrutinised.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a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a rather centralised federal structure and a particular type of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i.e. collaboration, supplemented by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ideas, has been conducive to political reforms in Australia. This suggests that a decentralised and competitive version of federalism, as defended by Weingast, is no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mbarking on a successful reform path in federal countries. In future research, both approaches or analytical dimensions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policy re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