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9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区分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不同的层次,构建了以经济发展、政府能力、法治信用环境为一级指标,由四十六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指导,以头脑风暴法为基础对各项指标赋以权重。  相似文献   
92.
论政府对影视旅游的促进作用——以韩国政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影视旅游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阶段,考察韩国政府在运用影视进行旅游宣传,制定政策保障,改革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政府发展影视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密切相关 ,严惩生态环境犯罪是西部大开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 ,必须要加强刑法的协调与保护。  相似文献   
94.
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不经济性是由厂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损害和资源的破坏。这种不经济性未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被转移给了社会 ,即全体受害的社会成员承担了少数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 ,负外部性正逐渐发展为巨大的威胁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积极的干预 ,控制外部性。从经济分析角度讲 ,法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应当起一个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现实生活中 ,解决外部性问题主要采取政府管制、惩罚性税收或补助、颁发经营许可证等办法。利用税收控制污染与其他管制相比 ,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
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近几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对旅游业的研究,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一些西方国家里,一些旅游业研究的学者提出了"旅游人类学"这一新的学说,使旅游业的研究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促进了旅游业的新发展.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他的旅游人类学理论有独到的思想观点和模式,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6.
了解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生态知识素养虽有所提升,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深刻;生态伦理素养虽有所加强,但不够健全和完善;生态行为素养虽已开始养成,但仍存在缺位或失范。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高校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知识育人"效果;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环境育人"氛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育人"作用;积极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着力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7.
本文旨在分析马来西亚近期政治生态中的若干重要变化,并对竞争环境下马来西亚政治行为体的行为规律进行探讨。本文认为,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正处在从威权政治向多元竞争型政治的快速转变过程中,政治上的生存—发展策略主要是绩效竞争、政治结盟、话语动员。  相似文献   
98.
生态安全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无论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做出怎样的考察,问题要在人类实践中才能获得根本的解决。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是人们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浅层生态实践活动,而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则是当前人类经济发展必要的实践转向。实践的生态学转向是当代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9.
生态文明观是我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生态文明观具有以下重要特征: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辩证性、全面性、开放性。深刻分析生态文明观特征,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深刻了解和把握。这不仅在理论意义上,而且会在实践意义上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制度的内涵,是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的国际潮流、中国生态制度的不完善,决定了中国建设生态制度的现实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生态制度缺失的现状,中国需要从经济转型、市场激励、法律基础、政府政策和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进行生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