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2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9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3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杰进  诺馥思 《外交评论》2020,(3):45-68,I0002,I0003
为什么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存在数十个国际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澜湄合作(LMC)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既有研究大多强调湄公河流域大国国际制度主导权竞争的宏观背景因素,而较少关注澜湄合作机制的新制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即澜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究竟"新在何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既有国际机制相比,澜湄合作机制具有两大新的制度特征:一是议题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增加了区域安全合作以及水资源合作等新议题;二是集中程度更高,与之前合作机制主要由"职能部门引领"以及"借用"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国际秘书处的做法不同,澜湄合作机制采取了"领导人引领、各部门参与"的机制运行模式,并逐步建立独立的国际秘书处。通过运用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理论模型,本文考察了在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中上游国家与下游国家之间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分配问题和执行问题,并以此解释了澜湄合作新制度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2.
黄煜  郭策策 《港澳研究》2021,(1):47-55,95
报告从宏观层面对2020年香港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21年香港经济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香港经济中期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研判,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分析表明,香港经济在2020年陷入深度衰退,在2021年将迎来复苏,复苏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状况。香港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美竞争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政府财政赤字持续等是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帮助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且已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少数民族地区走循环经济之路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国内外的压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缩小地区差距等要求,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贵州经济起飞的条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难题。本文从个案分析入手,阐述了西部欠发达的贵州省未来20年将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并探讨了贵州省经济起飞的条件与路径。  相似文献   
25.
与中国有关的专属经济区渔业争端及其解决途径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东北亚论坛》2007,16(2):21-26
近年来,与中国有关的渔业争端有增多的趋势。对于因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扣押中国渔船引起的渔业争端,可以借助《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充分运用协商谈判、调解之解决程序,并考虑利用海洋法法庭在解决“迅速释放”问题方面具有强制管辖权的优势,就这方面的渔业争端接受海洋法法庭的管辖。而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涉及领土主权事项和划界争议所引起的渔业争端,其治本之策在于解决划界问题,对此,可以声明不予适用强制程序,而是通过谈判,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础上渐进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6.
This editorial introduces the theme of the symposium which addresses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the nationalization of electoral politics. After a decade of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ntribution in this field, the symposium takes stock of the diversity of applications of nationalization studies, the progress in data collection, and its innovative methods in designs including it as both a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analyzing it both for legislative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editorial reviews the growth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ver time and illustrates in what directions it has evolved mapping out an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mplex theory. It links the articles of the symposium to this evolu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scusses their innovativ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27.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等组成的"新柔廖增长三角",又被称为"东盟南增长三角";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北增长三角";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简称东盟东增长区)"等.这些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种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促进了东盟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带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本文选取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东盟东增长区,分析其带动资本流动的效果,探讨其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28.
论"东盟经济共同体": 必然性、可行性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东盟经济共同体"构想进行分析,认为首先应了解"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必须的选择;而东盟合作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则为"东盟经济共同体"提供了可行基础.但同时,东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开放程度的差异、经济上较高的竞争性以及"东盟方式"也对其形成了一些挑战.因此,东盟最终会建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只是过程比较曲折.  相似文献   
29.
Southern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are under stress. On the one hand, the recession has been causing unemployment to rise and incomes to fall. On the other hand, austerity has affected the capacity of welfare states to protect those affected.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distribu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crisis in Greece, Spain, Italy and Portugal from 2009 to 2013. Using a microsimulation model, we disentangle the first-order effects of tax–benefit policies from the broader effects of the crisis, and estimate how its burden has been shared across income groups.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methodological pitfall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our research.  相似文献   
3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economic crisis provides a politically opportune time to drastically curtail public healthcare in South Europe or whether, instead, there are signs of longer-term reform strategies for potentially balancing fiscal targets with the quest for enhanced value and health outcomes, when eventually growth resumes. After a brief examination of the profile of healthcare systems in Greece, Italy, Portugal and Spain prior to the crisis, we comparatively assess the mix of retrenchment, restructuring and recalibration strategies. The effects of the austerity-driven reforms on current (and expected) health outcomes are also briefly analysed. We conclude with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public healthcare in South Eur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