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1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0篇
法律   16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18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市场力量的不断崛起使得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生态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价值多元景观,这种文化生态为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价值解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场域”。在此“场域”中,经济自由与政治秩序的整合构成了转型期社会政治稳定内在统一的价值逻辑,这种价值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经由经济自由推动而产生的新的权利诉求,能够成为塑造新的政治系统与制度体系的价值基础;其二,政治系统与制度体系能够包容和吸纳这些新的权利诉求,并能以持续更新的政治秩序为经济自由的生长和新权利诉求的产生提供条件。这种价值整合在政治操作层面的现实策略是形成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互动结构。  相似文献   
842.
过去20年来,亚太地区经济体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增长,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日益加强。本文探讨在亚太地区各种国际合作机制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互补性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43.
公民法律意识的量表测量:一个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本文借鉴环境意识测量研究的经验,利用所收集的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数据对建立法律意识量表体系进行了尝试,其结果证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文章同时提出了法律意识量表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并简要论述了该测量方法对今后研究发展和政策制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4.
目的:研究大学生经济境遇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经济境遇调查问卷》,运用SPSS10.0进行oneway ANOVA(单独立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分析和Spearman相关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业成就与生活学习费用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214(p〈.05),并且因生活学习费用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F=2.318显著,p=0.039〈.05);学业成就与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141(p〉.05),学业成就在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上的差异检验不显著,(F=1.047不显著,p=0.375〉.05)。结论:生活学习费用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反而越差,但生活学习费用不同水平对学业成就影响的详细信息需要后续研究作更深入的探讨;学业成就不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45.
四十年前,日元便开始踏上国际化的道路。当时的日本经济与今天中国经济所处的情况有几分相似。因此可以说研究日元国际化的模式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基于此,对日本20世纪60-80年代的经济发展及日元国际化进程进行回顾,寻找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同处,从而找到日元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相似处。对日元模式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益的启示,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46.
中国经济转型目的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政府在原来经济中就拥有的巨大资源及经济控制力,也会让这种转型出现扭曲。本文强调政府转型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它本身的转型所应该具有的取向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政府转型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改变这些的重点是让那些本应在经济转型和解决增长中起更大作用的要素拥有更多的呼声和谈判权力。  相似文献   
84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newspaper coverage on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consumer confidence. It focuses on France, Spain,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for the period 2005–2016. Based on insights from political agenda-setting and media effects research, we expect mult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be present. Parliamentary records and newspaper archiv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monthly amount of attention for the economic crisis. Pooled time series models and vector autoregression analyses are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at indeed, politicians, journalists, and citizens depend on one another, but also that remarkable cross-national and over-time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untries where the economy was severely damaged by the crisis (France and Spain), news coverage is less strongly affecting both parliamentarians and citizens. However, whe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worsens, political agenda-setting influences get stronger,while media effects on consumer confidence becomeweaker over time.  相似文献   
848.
高程  王震 《东南亚研究》2020,(1):1-19,154
在美国的战略压力下,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经略周边也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中美战略竞争的阶段性与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密切程度,影响着中国经略周边的模式和路径。在现阶段,中国经略周边的机制化路径能够统合中国有限的外交资源,借助机制激励、约束及塑造等功能提升中国经略周边的质量和成果,维持在周边部分国家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本文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案例,从中国经略周边的机制化视角分析其对提升中缅两国内在合作动力、维持中国在缅甸影响力优势地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就中缅经济走廊机制化建设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49.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为此,中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宏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后来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合作,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孟加拉国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被列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从孟加拉国的角度分析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利益所在,并讨论孟加拉国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作用,对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孟加拉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需要从孟加拉国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五通",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可能面临的挑战,从孟加拉国的角度提出中国回应挑战的建议,为推动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0.
Does the exercise of accountability in elections have palpable policy effects? Building o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conomic voting literature, we show that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leaves an imprint on labor market policy when left-wing governments are in office. Whe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conomy is clear and elections offer an opportunity to claim credit for economic expansion, labor protections and benefits become more generous. However, when clarity of responsibility is low and incumbents can expect to veer electoral responsibility, left-wing governm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trench labor market policy. These results hold for policies benefiting both labor market insiders and outsiders.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that the labor market is the purview of the left,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does not condition labor market policy under right-wing government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growing party system fragmentation and weaker accountability across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