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3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针灸饮食运动组(治疗组)35例和饮食运动组(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的变化,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two lours plasma glucose,2h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餐后2 h空腹胰岛素(postprandial two bours fasting insulin,2hFlNS)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食易饥、畏热多汗、口千舌燥和大便秘结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体质量、BMI及腰围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纽(P<0.01);治疗组FINS及2h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电针结合饮食运动疗法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并可同时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对炎性疼痛大鼠痛阈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针灸镇痛的机制. 方法 采用经典的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观测电针刺激对大鼠痛阈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doral root ganglion, DRG)内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p38 MAPK)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DRG内辣椒素受体1(vanilloid receptor 1, VR1)含量. 结果 电针刺激影响大鼠DRG内p-p38 MAPK和VR1含量,并可提高炎性疼痛大鼠的痛阈,降低p38 MAPK受体阻断剂提高后大鼠的痛阈. 结论 电针影响炎性疼痛的机制与p38 MAPK-VR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束缚-冷应激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后胃粘膜损伤情况,以及胃粘膜血流量,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前列环素/血栓素含量变化。结果:电针后,胃粘膜电流量增加,肿瘤坏死因子和血栓素含量下降,前列环素含量增加。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在其中是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