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当前的常设机构利润归属原则实际上是对独立实体和公平交易原则的限制适用。由于各国对该原则中相关重要概念的解释存在着分歧,并且该原则的适用很多情况下依赖于国内法的规定,因此,实践中容易产生双重征税和互不征税的后果。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各国能够就常设机构利润归属问题达成更进一步的共识。  相似文献   
22.
美国占领当局、日本官僚、日本进步力量和远东委员会是影响日本宪法制定的四种政治力量,日本宪法及第九条的产生是这四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尽管宪法第九条是由币原喜重郎提出,并得到麦克阿瑟的全力支持,但日本进步力量以及世界爱好和平力量在此过程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宪法第九条的提出既是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但更是日本民族对战争失败及其所产生灾难性后果的反思。  相似文献   
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犯罪成立的标准是行为完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而犯罪既遂的标准是行为发生了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所规定的结果,两者不容混淆。举动犯这一概念未必必要,其同样可能存在未遂形态。造成危险状态,只是危险犯成立的条件,不是既遂的标志,造成危险状态后,仍有犯罪中止存在的余地。危害国家安全罪中,除颠覆国家政权、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外,均有既遂存在的余地。  相似文献   
25.
韩中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分别经历了"发展阶段"(1992~1998年)、"构建阶段"(1998~2003年)、"提升阶段"(2003~2008年)等三个历史过程。现在,两国关系已经开始进入"强化阶段",即"充实、拓展两国关系内涵阶段"。中国外交部韩半岛事务副代表徐步对韩中建交20年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指出:"在过去二十年间,两国加强了政治互信和战略沟通,韩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国的完整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两国间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在处理国际和区域问题时始终坚持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原则。"建交21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飞跃发展,但在诸多领域仍存在矛盾、摩擦。因此,本文在回顾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摩擦,并为消除两国关系未来发展障碍提供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26.
行政归责成立要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是具有阶层性的,行政归责的成立要件应是处于同一阶层的概念。据此,在事实要件方面可以排除处于不同阶层的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因果关系,仅保留损害要件。违法性要件是必需的,应从法律责任可分为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两种类型来理解。违法应当是客观违法,因此理论上过错要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综上,行政归责的成立要件有且仅有三个:损害要件;违法性要件;过错要件。  相似文献   
27.
医院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部门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性质的工作,在医院内的职能包括开展个案辅助工作、协调医患关系等。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内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应该提供相应策略,从而让医务社会工作更好地为医院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8.
李晓英 《行政与法》2006,(1):110-112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参加了《公约》的起草和谈判的全过程,并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作为《公约》的缔约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公约》的内容,迎接《公约》给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所带来的挑战,为《公约》的实施及时做好必要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29.
石岩 《行政与法》2010,(11):117-121
交叉询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对于其具体的规则内容,我们也非常熟悉。本文将焦点集中于交叉询问的运行机制问题,即何种条件能使交叉询问发挥其最优价值。当前,我国庭审中证人质证的方式虽基本具备了交叉询问的外壳,但其功能性价值却收效甚微,这是令人迷惘之处。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要明确交叉询问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方能解我国"交叉询问"流于形式之惑。故本文从交叉询问的案件范围、运行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继而将我国证人质证方式之弊病呈现于眼前,弄清两种质证方式运行环境之差别,进而得出我国证人质证方式合理构建之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30.
作为检察领域的一项新型制度设计,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符合我国宪政制度设计的根本要求。制度试行以来虽然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但在具体规定和措施上仍引起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诠释、价值分析及具体制度设计等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科学规范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