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52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4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引起了在WTO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权保护之间关系的讨论,进而扩展到WTO法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关系。贸易和人权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发展历史和实践中的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在现有的WTO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各自的利益,都在人权问题上向对方发难。人权迟早会被纳入WTO的考虑范围之内,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将其纳入WTO的范围。《多哈TRIPS宣言》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即就具体问题所涉及的人权达成具有国际法拘束力的协议,采用逐个、渐进的方式将人权纳入到WTO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72.
法条竞合视野下的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犯罪构成四分论在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这一重要问题上 ,引发了诸多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确保法官能够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的定罪和量刑。在比较和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发现 ,法条竞合理论中的交叉理论对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正是解决两罪之间区别的最合适的刑法理论  相似文献   
973.
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司相互持股现象是公司企业的商业文明在 2 0世纪飞速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存在既有其积极因素 ,也有其消极因素。各国公司法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公司相互持股问题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相互持股问题未作规定 ,应借鉴成功作法 ,建立和完善对公司相互持股进行法律规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974.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排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法学研究》2006,(3):39-52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中有三个程序问题需要解决——依当事人申请排除还是由法官依职权排除,合法性发生争议时证明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法院在诉讼中的哪个阶段做出排除与否的决定。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是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适用实体法规则解决纠纷,为实现此根本目的,同时也为了与诉讼效率、程序安定的目标相协调,宜设置当事人对合法性提出质疑后法院再来审查证据是否合法取得,合法性发生争议时由异议者对收集证据的非法性负证明责任,排除非法证据的决定在对各种相关权益和因素进行权衡后的判决阶段做出的程序规则。应当采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决定是否排除非法证据,并据此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75.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尖锐。利益的驱动,法律的空缺,使众多电子商务主体采取非正当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涌现。研究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的特点、表现以及对其在法律、司法、执法上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6.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 of immigrant-origin citizens compared to previous work in the ‘politics of presence’ tradition. Rather than assuming that the representational activities of members of parliaments (MPs) are underpinned by intrinsic motivations, it highlights extrinsic motives. Drawing on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e article conceptualises MPs as delegates who are to act on behalf of their main principals, constituents and party bodies. This approach permits the rigorou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lectoral rules,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nd legislative organisation on 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more than 20,000 written parliamentary questions tabled in the 17th German Bundestag (2009–2013),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electoral rules do not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Ps and their principals in relation to the 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 of disadvantaged immigrant groups; howev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ndidate selection methods as well as powerful parliamentary party group leaderships do.  相似文献   
977.
江国华  张彬 《证据科学》2016,(6):645-655
作为法律程序整体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一样,都在证据的作用下发挥其功能。然而,我国研究更多将目光聚焦于诉讼证据,而对行政程序证据缺乏关注。但实际上,行政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要执行官,其与公民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国家机关更为密切,所以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无疑成为依法治国的重大课题,其中对行政处罚证据的规范尤其如此。从原则上而言,行政处罚证据理应符合证据“三性”,但警察思维与法官思维上的差异使其对证据有其特殊要求,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行政处罚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存在减弱和例外情形,因此,对于“毒树之果”以及通过钓鱼执法、秘密调查等方式所得证据并不必然排除,为此,与其让这些实践中早已普遍存在的行为游离于法外,不如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其范围、程序和命令禁止事项。  相似文献   
978.
高星阁 《证据科学》2016,(5):576-587
在民事证据立法中,不仅要明确赋予公文书证在证据法上的地位,更要对公文书证的证据效力进行明确,赋予其完全的证据能力和证据力,并根据公文书证的分类构建差异化的证据力规则。在推定公文书证均具有形式证据力的基础上,原则上推定其具有实质证据力,但是针对报道性公文书证,允许其通过提供相反证据予以推翻,处分性书证则不允许。最终通过对当事人对公文书证异议程序和相应救济手段的构建来规范和引领公文书证在司法实践中的科学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979.
钟朝阳 《证据科学》2016,(2):167-178
自书材料是职务犯罪审理时常见的一种证据形式,但它作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不足,故在证据属性上应当把它界定为“准口供”。自书材料在使用时应当受到限制,不能随侦查卷宗一起不受限制地直入法庭,应以用作弹劾证据为原则。在满足真实性保障的前提下,自书材料可以用作实质证据,但任何时候不得用作补强证据。应当把刑讯、变相刑讯以及威胁、引诱、欺骗所取得的自书材料均界定为非法证据。但非法自书材料不能对后续的侦查口供产生波及效应,否则就意味着惩罚守法的侦查人员,有违排除规则之阻却违法的目的,也有以司法干预党纪之嫌。  相似文献   
980.
Digital devices now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ves of many in society. Whilst they are used predominantly for legitimate purposes, instances of digital crime are witnessed, where determining their usage is important to any criminal investigation. Typically, when determining who has used a digital device, digital forensic analysis is utilised, however, biological trace evidence or fingerprints residing on its surfaces may also be of value. This work provides a preliminary study which examines the potential for fingerprint recovery from computer peripherals, namely keyboards and mice. Our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 is outlined, and results discussed which indicate that print recovery is possible. Findings are intended to support those operating at-scene in an evidence collec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