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2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5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合同解除是合同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对合同解除的特征 ,方式 ,程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2.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民事欺诈行为在犯罪构成要件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具体表现为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合同的双方或一方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等 ;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无论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还是所侵犯的客体及其权利属性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883.
在本文所述案例中,当事人双方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涉及第三人利益,对该约定的处理有三种不同的方案,笔者对此作了介绍并作出了相应评论。  相似文献   
884.
论收货人是否有必须提货的义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各国国内立法、国际航运公约以及最新的《运输法草案》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贸易法上买方的拒收权、运输合同的性质以及航运实践进行分析,对运输合同下收货人是否有必须提货的义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5.
自然人缔约能力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著华 《现代法学》2004,26(4):146-150
自然人的缔约能力状态不仅影响了对其所缔结的合同效力的评判,也涉及到对相关合同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有关自然人缔约能力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借鉴有关先进立法例的做法,完善我国的自然人缔约能力制度,应是完善合同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86.
行政合同是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转变的必然产物,也是公法和私法相互渗透的完美结合.行政程序和行政合同一样,都是现代行政的民主,法治,公开,参与精神的体现和要求.本文试看从行政程序对行政合同规制的角度对行政合同的主体、范围、程序规制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论述,并对正在起草的行政程序法典是否要专章规定行政合同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87.
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在我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在诸多的国际贸易欺诈形式中,具有欺诈性质的合同是尤其应当系统研究并严加防范的。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形式主要有虚构合同主体欺诈形式、变更合同主体欺诈形式、有限责任欺诈形式。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的对策主要有资信调查和主体法律性质的审查。  相似文献   
888.
预期违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起到了救济期前违约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大陆法系的预期违约规则。但不安抗辩权制度只是预期违约制度的一个方面,远非预期违约制度那样全面、完善。我国《合同法》在借鉴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基础上,呈现出向英关法系预期违约制度逐渐靠拢的趋向。  相似文献   
889.
专用性投资、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合同解除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劳动法要实现专用性投资和劳动者的双重保护,而不能仅仅强调劳动者保护绝对主义。目前主流观点将《劳动法》第31条理解为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其没有认真对待专用性投资保护以及劳动合同自身要求的对合同期限的合理规定。涉及专用性投资的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向对方支付合理的补偿,否则法律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同时,法律法规也应当确立补偿费的标准。  相似文献   
890.
论债权总则给付障碍法的体系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谌  杜景林 《法律科学》2006,24(1):85-89
给付障碍法,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债务不履行或者违约,是民法典债法总则中的核心法律制度。传统上一般以障碍原因为给付障碍法律体系的构成进路。积极侵害债权的出现和缔约过失责任范围的扩大则预示了传统进路体系上的断裂和缺陷。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效果进路(又称救济进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无论是当前在国际上采用的《联合国买卖法》或者是《国际商事合同原则》,又抑或是区域性质的《欧洲合同法原则》,又抑或是民族国家的《德国现代化债法》,全部都采取的是这一体系进路。未来的中国民法典也应当采取这一无需再行检验的现代“经典”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