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88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39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经济法应当有所作为:论经济法的任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法应当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来的具体问题 ,这样经济法才能有所作为。而经济法要解决、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这正是经济法的任务范畴。经济法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 ,而具体任务则是维护市场的公平、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52.
吕炳斌 《法学家》2020,(2):73-87,193
明确"商标性使用"的是与非,既是解决新型商标纠纷的实践需求,也牵涉商标法原理的基本构造。基于法定主义的立场,商标侵权构成中的"使用"应当是"商标性使用",即来源识别意义上的商标使用。"商标性使用"是商标侵权构成中与混淆可能性并列的一个独立要件。从理论上而言,"商标性使用"对应于商标财产化的程度,即对来源指示功能所产生的财产利益的保护。商标性使用的判断标准应采用"行为人主体标准",行为人使用行为的定性需要进行主客观的综合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并非不可知悉,在法律构造上需要进行的是主观判断的客观化努力。行为人主体标准在涉外定牌加工、关键词广告等边界案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53.
虽然我国实务上明确根据客观归责论说明裁判理由的案件很少,但客观归责论所揭示的规范判断方法对于判断客观构成要件符合性、限定处罚范围都很重要,因果关系的相当性说与客观归责论的差异也是根本性的。客观归责论所指明的刑法规范判断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至于是否非得使用客观归责论的相关术语,是否必须按照制造风险与实现风险的进路进行思考,并非问题的关键。对于绝大多数案件而言,分析实行行为违反何种行为规范以及其危险性何在、其是否直接指向结果等,就可以认为实务上承认或接受了客观归责论的规范思考。当然,实务上应当针对行为危险性是否存在、结果如何具体地进行归属的判断等较为复杂的情形进行规范维度的审慎检验,并应关注客观归责论在正当防卫等领域的适用可能。  相似文献   
654.
吉田松阴是幕末著名的阳明学家,他分别中日国体不同,把孟子君臣观限制在中国,倡导"皇国史观"的国体论,但他依然吸收了孟子君臣观的思想因素。在面对藩主、将军和天皇三个效忠对象时,松阴强调对藩主和天皇的忠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对将军的忠,更多的是出于民生和维持国内安定的考虑,假若幕府无法行使自己的责任,孟子所说的"汤武放伐"即可发挥理论作用。而且松阴认为所谓"性善"即"得五伦五常而不失于外",将忠孝仁义统归于"忠",以"忠"来解释"性善",赋予"忠"以普遍性和绝对性,改变了孟子性善论的内核,为其君臣观打下了人性论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655.
选举权包含多种法规范上的地位和关系,可看作一个有关选举的权利束。按照霍菲尔德的权利理论,可以从权力、自由、豁免和求四个维度来理解选举权。在权力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对授权和代表关系的法律控制力,选民行使选举权的结果便是授权和代表关系的形成、变动和消灭。在自由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个人有权自由地行使选举权力,不受国家、组织和他人的干涉。在豁免维度上,选举权意味着公民有不受约束的选举自由,国家没有不当干预选举自由的权力。求维度的选举权与其他维度的选举权紧密相连,它以选举权之权力、自由和豁免三素为主张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其他维度的选举权只有与求维度的选举权结合起来,才能变得更有力、更具有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56.
构建"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一个歧见丛生、远未成型、前景未卜的话题。即便如此,对于其已经表现出来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观念基础进行反思并不为时过早。通过从两个角度对"中国学派"背后所体现的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学派"面临的观念困境在于:如果我们批判西方作为深层差异之外在表现成果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否会株连到该内核的其他优势方面?在主张中国观念价值的同时,如何避免其潜在的弊端与危害?在中国社会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只有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实现了文化、文明和思想层面的崛起及民族精神革新之后,才能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提供思想的活水源头。换言之,对理论的建构者而言,与其循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弊端而思考建构理论,不如立足于思考中国民众所面临的问题——关于如何塑造强大的积极的个体、如何保持民族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思考我们理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与国际关系理论相去稍远,但却能够保证理论应用的品质及其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657.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paradigm of media research that understands media, not as texts or structures of production, but as practice. Drawing on recent moves towards a theory of practice in sociology, this paradigm aims to move beyond old debates about media effects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audience interpretation, at the same time as moving beyond a narrow concentration on audience practices, to study the whole range of practices that are oriented towards media and the role of media in ordering other practices in the social world. After setting this new paradigm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media research,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key advantages of this paradigm in mapping the complexity of media‐saturated cultures where the discreteness of audience practices can no longer be assumed.  相似文献   
658.
社会就业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一直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就业率不高,将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失业的界定与计量、失业的形式分析入手,指出我国就业形势存在的严峻性、产生的主要原因,集中破解此难题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有关破解我国失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9.
《Critical Horizons》2013,14(1):297-322
Abstract

Honneth's fundamental claim that the normativity of social orders can be found nowhere but in the very experience of those who suffer injustice leads, I argue, to a radical theory and critique of society, with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n innovative theory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a valid alternative to political liberalism.  相似文献   
660.
《Critical Horizons》2013,14(1):87-99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Hegel and Habermas. Centring the discussion around the key themes of philosophy, modernity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t argues for a gradual re-approachment of Habermas towards Hegel. In the final section on critical theory, it takes up the question of the spirit of this theory to offer a more trenchant critique of Habermas' theoretical short coming from this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