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8篇
  免费   208篇
各国政治   397篇
工人农民   100篇
世界政治   3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3篇
法律   1005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464篇
政治理论   1177篇
综合类   9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治理理论是当今世界上颇具代表性的新型国家——社会关系架构和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也是认识刑事政策体系中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在犯罪抗制场域界分时的重要分析工具。运用这一工具可以看出,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在刑事政策体系中存在着专治与共治领域的治理分工。其中,专治领域是国家保有的专属犯罪抗制场域,共治领域则是官方(国家)与民间社会合作抗制犯罪的开放空间。同时,在共治领域中,官方(国家)与民间社会应形成协同支持、国家主导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2.
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取向始终是将台湾视为不享有主权国家之名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美国为了其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利益考虑,不遗余力地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和制造“双重承认”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正是由于美国的支持和纵容,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已经逐渐背离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其“台独”的反动嘴脸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43.
柴松霞 《时代法学》2007,5(4):52-57
晚清时期,国门初开,护照制度开始实行。一般来说,护照是一个政府控制入境外国人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行政手段,本文拟对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所持游历执照的政策作一概述,包括游历执照的分类、主要内容和实施的成效情况。此种游历执照,亦称"护照",但与现代意义上的"护照"有很大区别,是专门注明前往内地游历的通行证件,也起证明持照人身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legal aspects of corporate computer usage policies including their creation, management, and their relevance to corporate computer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Misuse of corporate computing facilities cannot only lead to a reduction in employee productivity and network bandwidth, but can also increase the risk of infection of such facilities by computer viruses and other malicious code. Moreover, it may lead to the risk of liability and legal action.  相似文献   
45.
投资、消费、对外贸易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消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外贸和投资支撑面临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启动内需,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和控制犯罪.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人格刑法理论,在定罪、量刑与行刑时,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抛弃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该宽则宽,该严要严,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东北地区引进外资的区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外资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区位优势是东道国能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唯一因素。吸引外资首先应明确了解本地区的区位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实现目标。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质量高,市场增长潜力大,优惠政策吸引强。这些区位优势对吸引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东北地区的市场经营环境差,民营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对引进外资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职能不明确,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缺少透明度等问题急待解决。另外,为避免东北地区内部引资竞争,应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产业分工,以实现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oliheuristic theory of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to non-democratic states. Poliheuristic theory asserts that state leaders assign primary importance to their political survival; however, the meaning of "the political" varies dramaticall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Furthermore, the types of actors who hold leaders politically accountable also vary between countries. Consequently, leaders often pursue vastly different means of ensuring their political survival. The author uses the common distinction between single-party, military, and personalist autocracies to show that apparently arbitrary differences in autocratic leaders' political concerns actually vary in systematic and potentially predictable ways. Because this argument is generalized to non-democratic states as a whole, i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s in which democratic states craft their policies toward autocracies.  相似文献   
49.
张望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2):86-106
日本的对华外交深受国际体系和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影响。由于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层面的战略竞争加剧,以2017年为分水岭,第二次安倍内阁领导下的日本的整体对华外交政策经历了从"战略制衡"向"战术避险"方向的转变。在2017年以前,日本为了联美对华实施"战略制衡",在外交方面,以"印太战略"孤立中国;在安全方面,加强岛屿防卫能力和强化日美同盟;在经济方面,大力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对"一带一路"倡议持冷淡态度。在2017年以后,在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对华实施"战术避险"。在外交方面,加强印太战略的开放性、领导人互访和对华自制;在安全方面,继续强化国防上的内部制衡;在经济方面,有条件地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并对华展开第三方市场合作。展望未来,令和时代的日本将是一个拥有部分战略自主的中等强国,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维持与中国有距离的交往,力图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角力中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spending decisions in Swiss cantons are interdependent, that is, whether the spending decisions of a canton are influenced by those of other cantons. Theoretically, fiscal policy imitation among cantons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process of policy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result of tax competition or as a consequence of federalism as a policy laboratory. The panel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budget spillovers among neighbouring cantons. Cantonal governments do not take spending decisions in isolation, but by systematically comparing the fiscal policies in neighbouring cant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