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56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and argues that poverty as a condition of underdevelopment is materialized in representation. Instead of limiting the scope of the topic to the rhetoric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thought, it is proposed that development language produces a specific reality of poverty while writing about it. Using a post-structuralist framework and drawing from various Planning Commission reports on poverty lines, the paper goes on to implicate these reports in the production of authoritative knowledge and the elision of the poor.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ut-off line, which distinguishes the poor from the non-poor, these reports control our ways of knowing and suspend our ability to imagine poverty in any non-institutional manner. Such representation not only omits poor’s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converts poverty as experience to poverty as knowledge, but also predicates its objectivity on such elision.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the slippag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se reports, and shows how in the seeming inevitability of poverty knowledge, people find innovative ways to appropriate and disrupt it.  相似文献   
42.
哲学是可说的 ,语言虽不能被运用于本体世界 ,但语言能在可说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之间显现出一条界限 ,因而人在超越现象 ,追问本体的过程中 ,不能不借助语言之梯。哲学是不可说的 ,哲学追问本体 ,关涉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体。而语言的逻辑本性使得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不可能表达世界的全部 ,作为哲学表达主体的现实的个人永远会面对一个不能言说的本体。可说 ,又不可说 ,是哲学的永恒矛盾 ,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43.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是我国司法物证出现的萌芽时期,我国司法鉴定活动中以法医学为代表的最早时期也是出现在周朝。秦代在审理案件时,已相当重视和广泛使用各种司法物证,指纹的运用就出现在该时代。东汉时已形成简单的法医检验初步方法。三国时期司法物证检验的范围较前代有所发展扩大,从死因检验、伤痕鉴定,到笔迹检验、弹丸鉴定均有出现。以后各代出现了大量法医学著作。  相似文献   
44.
语言认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趋同现象,是其它认同的基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跨境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认同、民族语认同和外语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国的跨境民族多,但国内学者关于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研究还很少。基于现有语言认同研究相关文献,本文分析讨论了语言认同的基本概念和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我国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罗芳芳 《证据科学》2013,(4):499-510
英美法系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专家在审判中的重要作用,而具有偏向性专家证人则是对抗制的产物。在中世纪,专家是以陪审团成员或者法官顾问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的,由法官进行引导和控制.以保证其中立性和公正性。16世纪,随着知情陪审团被不知情陪审团所替代,法院开始传唤专家出庭,就某个专业问题向陪审团提供意见和结论。到了18世纪.英美法系审判中对抗的因素越来越多.双方当事人开始传唤专家作为各自的证人出庭提供意见。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专家证人并不具有偏向性。直到19世纪中期,专家证人开始为各自当事人的利益服务.在法庭上为就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专门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现代意义上的专家证人产生。梳理英美法系专家证人的历史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已全面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应当具有中立性.并需构建一系列的程序和制度对专家辅助人的中立性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眼部损伤程度重新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原因,为此类鉴定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2016~2019年受理的108例眼部损伤程度重新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鉴定时机的选择、鉴定材料的利用、检验方法 的采用、损伤的论证、标准条款的理解等问题是重新鉴定与原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常见原因.结论 针对上述...  相似文献   
47.
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语言使用人口以及通讯技术等因素致使濒危语言现象产生,文章对如何保护和抢救我国民族濒危语言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测量上、下颌尖牙髓腔/牙体表面积比值(Pulp/Tooth area Ratio,PTR)来推断个体年龄,为临床年龄推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口腔门诊患者年龄在16~65岁200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以4个尖牙为测量对象并...  相似文献   
49.
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是由公安文书的功用和特点决定的。在写作实践中,通过恰当使用修辞格、灵活地运用词语、巧妙地安排句式等来达到生动的目的。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公安文书语言生动性的内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语言生动与内容准确的关系、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与文学作品的生动性的区别、讲求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必须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0.
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英语都与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加快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