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lthough Ina Habermann, a Swiss scholar, has drawn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Good Companions preserves the tradition of condition of England, she has failed to point out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the symbolic forms of the novel. It is “The Good Companions” the troupe, together with the way it operates (including its theatrical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music hall entertainment” as argued by Ina, that is the crucial symbol of community life in The Good Companions. It is true that Ina’s “music hall entertainment” symbolizes community life but the image of “The Good Companions” not only reveals the breadth of community life indicating a way of life beyond the category of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depth of community life by suggesting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and the ways of work in which community is rooted.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分析信念构成和信念效力问题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信念的革命特征和社会主义信念效力的历史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了社会主义信念的现时形态——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弱化原因,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部重要的理论文献,展现出了刘少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即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党员个人的理论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与错误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的过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诠释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事业。  相似文献   
74.
随着公共事务复杂度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公民意识的觉醒与NGO组织的涌现,公共价值的内涵已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公共部门对社会声誉及公信力的获得已由自然继承转变为争夺,一系列市场化因素迫使公共部门面临需求差异化与供给多元化的双重压力。公共部门管理中,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的整体缺失,导致公共部门对公民需求、环境变化不敏感,这是与公共部门“创造公共价值”的本意想违背的。因而市场化公共价值创造,公共关系管理和公信力建设成为公共部门营销的崭新课题。文章构建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公共价值构念,即公民消费公共产品从而获得的消费者价值,应用结构方程模式(SEM)实证分析,说明公共部门在竞争性公共产品市场中,为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核心职能,应当顺应公民社会需要,秉持公民为先理念,通过“政府再造”,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拓展社会享誉度及公信力。  相似文献   
75.
浅析民事诉讼权利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司法实践中的民事诉讼权利滥用现况,通过对民诉权利滥用的内涵、评判标准以及现象的分析,对我国建立防止民事诉讼权利滥用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6.
仲裁的保密性被认为是国际商事仲裁的显著特征之一,而公示公信是物权法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保密性在于不为公众所知,公示公信在于为公众所知并相信。如果法律在某一个方面同时存在两者,其冲突就会导致两者或者其中之一无效。笔者以商事仲裁的保密性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8条、第31条的逻辑分析得出物权公示公信原则有可能与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相冲突,并讨论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和提出适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7.
传媒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充斥着暴力、淫秽、色情的电影、电视、录像、书刊、网络等恶性传媒正在不停地向社会传播着使人腐化堕落的不良信息。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这些信息将成为分辨力尚弱的青少年从事暴力、强奸等犯罪的情境刺激,直接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为了给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必须对恶性传媒进行有效的管制。  相似文献   
78.
善意执法例外,是美国迄今为止在限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方面最为重要的例外规则。在制度源流上,该例外规则缘起于Sheppard和Leon判例,即合法化警察善意地相信司法官;后发展到善意地相信法律、善意地相信令状、善意地相信表见代理人、善意地相信电脑记录等;在立法上,更有进一步扩张善意执法例外规则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理想的重要精神要素,而法律信仰的生成需要人们善待权利.耶林和德沃金在两个经典文本中通过对公民为权利而斗争和政府认真对待权利等善待权利方式的阐释,从权利的视角为维护法的感情和增进法的尊敬等达致法律信仰因素的累积探明了路径.这对处于社会变革中的我国法律发展能够在不断获得尊敬的前提下,努力维护法的有效性并促进法律信仰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0.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西方敌对势力的腐蚀渗透等时代课题,要树立理想与信念的强大精神支柱,并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等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