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4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8 毫秒
601.
和谐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人类追求的比较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是人们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所追求的“应当”,是人们出于满足自身需要而设置的美好追求。因而,和谐社会本身包含着道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加强道德建设就要更加明确道德建设的目的和内容,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采取适合时代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02.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通过传播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息息相关,并对中国未来的命运和面貌产生重要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顺应时代要求,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03.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思想的倡导执行始于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其中毛泽东的理论成就和历史贡献最大。本文集中阐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供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604.
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风险、风险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虽有联系,但在时间的维度上、社会的内涵上,风险的内涵、范围、来源、预警及其后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正确把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就不会误用这两个概念,更不会把它们混同为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60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而“绿色GDP”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健康经济增长方式,则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06.
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核是主体的平等自由,理性主义和权利本位观、商品经济孕育了意思自治原则的精神。该原则的成长与法治社会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税。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保障人权,实现经济民主成为其应有的以向。意思自治原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必将加快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07.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全球治理"与"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异同,研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一、两者都是对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当代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反应,并且都否定强权政治;二、"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融入当代国际体系、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国际事务新理念,同时也与"全球治理"有一定的契合;三、由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是马列主义的和平共处国际关系理论,又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相关,且强调传统中华文化的"和为贵"的理念,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中国的"全球治理"理论;四、"建设和谐世界"比"全球治理"理念更具包容性,因此建设和谐世界不仅能参与"全球治理",而且能超越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608.
Active citizenship and participatory community-development approaches have evolved partly in response to perceived aid-dependency among rural communities. In Solomon Islands these methods have met with mixed success.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frustration often felt by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rkers when working with rural communities. It questions some of the assumptions that shape the way in which development workers and programmes understand the types of community which make up Solomon Islands.  相似文献   
60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NGO professionalisation on the recruitment of NGO staff. Based on an in-depth survey of employees in 20 advocacy NGOs in Jordan, it demonstrates the gendered impact of professionalisation. The majority of NGO employees are highly educated women, often Western-educated, who work in NGOs primarily for career opportunities and because they are attracted by the NGO's goals.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gender considerations, such as job flexibility to accommodate household duties, play less of a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reasons why women seek work in NGOs and their degree of job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610.
In 2003, Lutheran World Relief (LWR), an international relief and development NGO, began a peace-building initiative in Colombia. It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a partnership between peace-sanctuary churches in Colombia and six communities of faith in the US Midwest, co-ordinated by LWR staff. This partnership, called ‘Sal y Luz’ (Salt and Light), has the goal of education and advocacy both in Colombia and in the USA. Sal y Luz represents a powerful example of transnational solidarity for peace. There are also implications and lessons of this case study for the broader field of NGO peace-building work. The Sal y Luz model of peace building brings benefits in terms of NGO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The key innovation of the model is the means by which LWR effectively helped its US constituency to understand and become involved in peace-building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