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4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当今社会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关系的协调运作和稳定发展。其中劳动关系的稳固建立和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极强的影响力。其施以正面影响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其加以负面影响将阻滞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劳动关系的缘生物——工会组织应在其中力求有所作为和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42.
宗教功能本质是社会群体及个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寻求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的一种信仰工具及所形成的仪式化的体系,它与宗教的实质性本质一起构成了宗教本质的共性和个性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关系场域中,宗教的功能性本质表现为国家通常通过控制宗教方式以达到调解社会群体的安全感而保持社会的稳定,而社会则通常通过世俗化宗教的方式以达到宗教为个体所用,从而捍卫群体和个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743.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11,27(4):42-46
中国的发展需要东盟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东盟的发展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方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碍于中国与东盟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新问题。中国与东盟双方只有不断的加强了解和沟通,坚持在"和谐世界"理念旗帜下持久深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求同存异,才能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744.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因各种原因而推进缓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土地收益为中心,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市场化大潮,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大量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45.
国际社会的内涵在于共同利益、共同观念、共同规则和共同制度.就东盟来说,共同利益多来自外部的刺激和威胁,内部共生利益较少;共同观念主要是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趋同,没有形成真正深入普通民众心中的地区认同意识;共同规则是被东盟各成员国高度认同的,但正受到东盟内外的挑战;由于惩罚性制度缺失,诱导性制度功能不足,东盟的共同制度远不能应付地区危机和国际政治转型的要求.总的来说,东盟的国际社会性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746.
恢复性司法是以对被害人的赔偿为基点,以对犯罪人的同归为桥梁,以对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为目的对传统的报复性司法进行检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替代性刑事案件解决机制。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系统地对恢复性司法面临的挑战、理论基础、具体方式、显著特征、相关区别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恢复性司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747.
本文通过对Sheppard v.Maxwell案具体案情利审理的分析,介绍了美国解决媒体与司法冲突的理念和对策,并从立法机关、新闻媒体、司法机关三方面对我国媒体与司法和谐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8.
中国行政改革30年的历程勾勒出了中国政府的发展之路,也奠定了中国政府未来的发展走向。由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到转变职能、增强效能;由管制型、规制型到服务型;由小政府取向到大部门思路;由政府单兵突进到与政治体制联动、与社会体制互动,中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化,走出一条从被动适应型改革到主动推进型改革的政府改革路径,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49.
In American modern history,the 1960s is a period of chaos and upheaval.It brought dramatic or even subversive changes in man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of people's minds.This dynamic period was generated and energized by a series of social movements,among which the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stood out as a rebellious and radical force of youth.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1960s counterculture from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750.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应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要以身作则,精兵简政,节约能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消费观念和方式的适时更新,引导全社会厉行节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