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4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青 《行政与法》2007,(12):61-64
司法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创新。本文从和谐主义模式的构建、协同主义的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确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把握司法和谐的维度。  相似文献   
92.
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 《行政与法》2006,(3):17-19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纠纷的社会,而是要从法律的角度把不和谐的纠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社会呈现出稳定而有序的状态。诉讼虽然是现代社会中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但其并不是唯一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诉讼与人民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科学配置及时的化解社会矛盾是实现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3.
本文考察了缅甸上座部佛教发展的历史及其特征,指出缅甸佛教的久远流传与王权的护持密不可分。王权、僧伽与佛法之间共存共荣是缅甸政治发展、僧伽繁荣与佛教流传的根本原因。佛教作为缅甸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根基,对缅甸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积聚各种力量融合促进,不仅从形式上优化,更要从实质上完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趋势日渐明显,传统社会主体及其运行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力不足,呼唤第三种力量的产生,社会中间层生成和发展,正成为从内力积聚到外延建构和谐社会的全新动力.  相似文献   
95.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它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6.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升华,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寻找构建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平学 《法学论坛》2005,20(4):81-8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对此,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8.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对毛泽东、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新时期人民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思想、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政府信用失范是政府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的统称,政府信用失范将会造成政府失效乃至政府失败.要提高政府信用,必须重视政府的信用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言出有据、言而有信.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在目前政府主导形态下,政府信用的提高和信用危机的克服主要仰赖于政府的行为自主性即政府自觉.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分析了日本参加TPP谈判问题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未来内政外交走向的影响。首先,在经济方面,日本因参加TPP谈判将面临是继续保护农业还是扩展制造业出口以振兴经济的矛盾;其次,在政治方面,由于参加TPP谈判日本将面临由于各利益集团冲突引起的国内政治矛盾;第三,在外交方面,因为参加TPP谈判,日本将与美国围绕以农业为主的市场开放的程度问题进行博弈,同时也陷入如何协调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的矛盾。文章认为日本将不会在短期内解决这些矛盾,而只能在国内政界重新整合与国际格局进一步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