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7篇 |
世界政治 | 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0篇 |
法律 | 29篇 |
中国共产党 | 10篇 |
中国政治 | 21篇 |
政治理论 | 30篇 |
综合类 | 10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历史教科书是建构民族成员历史记忆乃至民族认同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印度民族认同建构中,历史教科书如何认识中国这一历史悠久的邻国和定位中印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印度中央和六个邦现行的高小(6~8年级)、初中(9~10年级)阶段历史教科书,可将印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按印度史的分期大致分为近代前、近代、独立后三个时期。近代前,中国是印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友好邻国、物质文明大国,而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印是学生-精神导师关系。其中,西藏被塑造为印度文化圈的成员,而非中国的一部分。步入近代后,中印同样在帝国主义殖民浪潮冲击下,经历了衰弱和被剥削的文明古国,印度的教科书将中国视为难兄难弟。独立后,中国仍然被书写为国际格局中重要的一极,但中印之间围绕边界、涉核、涉巴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立,中国也开始在教科书中被视为对手和威胁。此外,印度的世俗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地方视角也导致了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的差异性建构。 相似文献
173.
本文以中国女子受辱事件为观察对象,论述了马来西亚华文报纸的特点与功能,指出它们具有高度的新闻职业精神、履行华人喉舌职能、维护华人权益和帮助政府改善施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4.
汤颖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6):12-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自律观。他们的自律观对前人的自律思想进行了扬弃,二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自律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基础之上,并注重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主体在自律的过程中显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5.
王庆五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3(4):75-80
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发展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对待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要有足够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要看到随着人类各个方面的进步,世界历史进程在加快,但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几代人和少数几个国家内瓜熟蒂落。今天的社会主义可能处在新一轮复兴的起点,而不是最终胜利战役的开始;资本主义可能处在当前周期的鼎盛时期,而不是已经拉开了最终灭亡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6.
历史叙事中的包公形象主要以忠孝、清廉、明察、刚毅为特征 ,而流传至今的 1 0个包公断狱故事 ,除了体现这些特征之外 ,还暴露了包公偶尔也有的断狱不明和刚愎自用的弱点。通过这一研究 ,可以提供一个与文学叙事和民间传说中的包公形象与断狱智慧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7.
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这种地缘关系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制造东海争端的地理依据。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对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认识渐渐淡漠。学术界关于琉球群岛区域地理学基础研究积累的缺失,导致我国对于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认知模糊不清。数百年来,随着琉球群岛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琉球群岛历经沧桑,几易其主,其地域构成几经变迁。但是,历史上承载着琉球王国的琉球群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依然如故,并不因日本、美国单边因素的变化,或日美双边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对于今后我国涉及琉球问题的对外交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8.
洪瑶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4):27-29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在立法及其适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宪法的三次修正都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二是宪法中关于生命权、财产权、迁徙自由权的规定有缺陷;三是宪法控权条款乏力;四是权力腐败;五是经济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79.
孙祥和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35-40
20世纪70年代中叶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对历史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在法经济学,似乎处于转向历史研究的矛盾之中。随着新经济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历史的比较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法经济学领域扩大历史实际和潜在使用的影响和意识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寻求将法经济学中的历史研究和经济史学、法史学研究联系起来,以推动法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推动经济学、法学和历史学互动交融研究的新领域,这正是历史的法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0.
张国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1):124-130
小说自身的规律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根据和内因,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是小说发展的条件和外因。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从宏观上看,是自身的规律所划出的主航道奔腾向前的。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之下,小说在曲折地前进,曲折的代价是无数的平庸之作,但这种曲折是围绕小说自身规律这一主轴而产生的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