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商鞅在总结六国变法的历史实践和学者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推行的治国方针,并非秦制独然,秦始皇"焚书"又把这个传统推向极端。汉代继续了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治传统,张家山汉简《史律》更丰富了对这一传统的认识。二者的差异在于,汉朝的教育是官、私并举,儒法互通,从而奠定了中国政治传统的教育和思想的基石。  相似文献   
72.
73.
The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a book in Swedis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e (that is, violence and theft) and punishment in Sweden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data stem mostly from conviction statistics. Following a discuss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conviction statistics, trends in these statistics are described and various crimino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se tren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4.
摘要:保持纯洁性关系党的本色存废,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强保证。9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纯洁性建设历经了初步探索、继承创新、丰富发展、深化巩固四个阶段,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时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把保持纯洁性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之中;思想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灵魂工程,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作风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形象工程,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保障工程,要构建党的纯洁性建设制度体系尤其是权力监督和权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5.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2):137-164

Scholars such as Walker Conner have argued that ethnically based nationalism is likely to reinforce trends toward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Third World, even as the momentum of integr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continue apace. There has been little or no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this sort of fragmentation poses for multi‐national states threatened with such disintegr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blem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multi‐ethnic societi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s extractive capability vis‐a‐vis society. The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suggests that ethnic cleavages alone may not constitute serious separatist potential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systematic political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76.
传统无讼法律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这种法律观念在维护经济秩序、缓和社会矛盾、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社会功能.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它所包含的主张礼法并用、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纠纷调解等合理因素,对摒弃"法律万能主义"倾向、预防犯罪、节约司法成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吸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利用.  相似文献   
77.
作为社会史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史研究主要建立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唯物史观在社会生活史研究中的理论基石作用做一些初步探讨。首先,唯物史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其次,唯物史观透过社会生活的表层,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三,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史研究,能够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克服微观史学研究和结构主义史学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8.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早期华商开始向大洋洲岛国移民,其移民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由探险者转化成的华商、由淘金工转化成的华商、通过“链式移民”发展成的华商等三种类型。华商在岛国主要经营零售业、种植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先后涌现出了李谭德、梅屏耀、阿松和陈氏三兄弟等代表性的商业人物。华商的到来,推动了大洋洲岛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他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提高了岛国的文明化程度,为今后岛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9.
潘玥  肖琴 《八桂侨刊》2019,(2):59-67,77
郑和七下西洋对印尼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宗教、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也对两国经济合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以郑和下西洋对印尼三宝垄的经济影响为例,郑和下西洋对印尼古代经济的影响深远,主要包括朝贡给赐、民间互市、华人贸易和国际贸易四种方式,对三宝垄当代旅游业和华人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重构历史记忆”的理论视阈下,利用历史类专著、纪录片和其他学术论著,从文化、旅游等角度重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记忆,对澄清地域误解和文化偏见,促进双方文化旅游合作和贸易发展,意义重大。最终旨在使之服务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中印尼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80.
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俄中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而俄罗斯在普京总统连任后 ,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 ,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与亚太的经贸关系 ,特别是对华合作。俄中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这两个地区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有利条件 ,大力推动地区的合作。虽然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了紧密的生产、经贸、科技和学术等联系 ,双方的合作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领域。今后双方应该注重开拓高新技术合作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