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2篇 |
工人农民 | 15篇 |
世界政治 | 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3篇 |
法律 | 36篇 |
中国共产党 | 40篇 |
中国政治 | 44篇 |
政治理论 | 48篇 |
综合类 | 1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Richard Westra 《当代亚洲杂志》2015,45(4):677-692
AbstractImperialism is subject to a seemingly ever-extending conceptual elasticity. The primary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is with the adequacy of the concept of imperialism for Marxism. It is contended that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derives from Marxi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apitalism. Not from oblique notions of asymmetric power of state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相似文献
332.
高元庆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5(4):4-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执政党要依法执政。这是历史性的选择,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是我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3.
石天飞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7(2):71-74,80
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中,从分析<史记>体例入手,高度评价<史记>"虽殊古式,而得事序",反映出其撰史"得事序"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刘勰认同我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称赞了司马迁<史记>的"实录无隐",并从理论上将其上升为撰史的原则;但另一方面,刘勰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依经"、"附圣"、"尊贤隐讳",这又使他的"直笔"原则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34.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问题是西方社会科学的"斯芬克斯之迷".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源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预设不能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人.按照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理解效率与公平,则效率在终极意义上是个人能力(创造性)的发展和发挥,公平在其终极意义上是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两者是历史地统一的,统一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35.
林玉印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4):12-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提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论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我们应该而且能够从中学到马克思主义活的哲学. 相似文献
336.
刘陶林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
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经九十多年的辉煌历程,向来以服务中心任务为宗旨、以凝聚复兴力量为使命、以发挥成员作用为根本,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动三大任务的战略选择、成就和推进三件大事的策略保证、实现和发展三大成就的力量支撑,是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启示我们,必须适应统一战线新常态,依法强化统一战线地位,进一步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组织,使统一战线真正成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337.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考察和把握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总结,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38.
沈斐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4):4-8,4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不是现代科学观中的"我-它"关系,而是感性地表现为"我-你"、"我-我"的存在状态。对此,学术界往往解读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批判或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残余。然而,当我们在理论上将其置于哲学存在论变革的视阈下,在实践上将其纳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运动中,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已经是唯物史观的表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被表达为人与自然在劳动中的对象性生成,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活动构成一部交互生成的总体性历史;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现实生活的任务,现实生活为自然界的解放同时也是人的解放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39.
杨苏磊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5):18-20
经济因素归根到底起着决定作用,政治等上层建筑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因而,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根据具体国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二者处于不同地位。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和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0.
王平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7(3):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