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8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济贸易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的经济贸易合作不仅是辽宁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分析双方经济贸易合作基础 ,着重研究双方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辽宁省边境地区的发展将能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金融支持与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房地产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吉林省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房屋价格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供给约束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虽然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支持推动了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是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当在现有金融支持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支持力度,以便更好地促进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3.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体现民族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要求.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适合民族地区工作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帮扶贫困民族学生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对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存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保护与建设——黑龙江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基础雄厚,拥有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以及现代农业基础,具备了高标准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在世界粮价日趋增长的阶段,加大对黑龙江地区的农业扶持,建立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对中国保障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黑龙江省目前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产区的进程。作者提出了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保护与建设工程,以及加快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民营科技企业是开展科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程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民营科技企业立法对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设立、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入起着立法规范与促进作用。贵州省于1995年制订了《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该条例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进一步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立法,对促进科技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湖南西部仡佬的历史作了一比较系统的考查.作者认为自唐宋至明清,仡佬一直是本地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这里古代的仡佬,是魏晋南北朝后期一部分东迁的夜郎僚人的后裔.这部分仡佬后来除少部分倒迁入贵州外,大部分即逐渐融合于当地汉族、苗族和土家族中.  相似文献   
117.
118.
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省份,也是中国对俄贸易口岸最多的省份.独特的地缘优势,密切了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每年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各类资源运往全国各地.由于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资源的价格变化往往会引发国内的市场波动,建立必要的资源储备是平衡市场的最佳方式.特别是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有必要建设储备功能齐全、科学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19.
充分利用甘肃省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努力把食品工业建设成甘肃在全国产业分工格局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是甘肃工业强省战略有的放矢、大有作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20.
陕南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南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耕地紧缺,局部水土流失严重,这一直是制约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随着陕西经济强省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利用好陕南现有的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陕西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