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8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久以来,部分学者或者认为立法是发现法律的过程,或者认为是技术创设的过程,然而这两种看法都略失偏颇.立法是规范的法律规则(社会内生的)到建设的或技术的法律规则(实在法)的二度转化过程,是规则认识过程和法律创新过程的统一.通过对西方三大法学流派对立法原则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到"发现"与"创设"是不可分的立法过程中的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2.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是非法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应当予以排除。排除民事非法证据首先具有群体性的伦理基础,目的在于维系用于凝聚社会和传承民族时代精神的伦理善观念;其次具有个体化的伦理基础,为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人格尊严和权利的个体化伦理善观念所必要;最后是程序正义的法伦理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3.
证据开示是支撑对抗式审判制度的重要基点。现行刑事诉讼法缺少类似规定,既不利于审判改革的继续进行,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应该尽快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大兴区非法行医治理现状,为制定整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大兴区非法行医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年间共取缔427户次,立案处罚151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12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93起,与行刑衔接开展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综合治理使得非法行医初步得到遏制。结论:借助行刑衔接机制,初步解决了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与执行难等一系列制约卫生行政执法的难题。应将行政处罚作为目前治理非法行医的有效手段,以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和案件移送的成功率为切入点,及时将那些明知故犯、无视病人生命与健康权而再次非法行医者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05.
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规定,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摆到了理论和实践面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涉及何为“非法证据”、认定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是什么、哪些诉讼阶段可以审查证据合法性、审查效力如何认定,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分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真正规范侦查行为、减少冤假错案、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06.
The 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eadership Institute (WISELI)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an NSF-funded ADVANC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employed the “discovery interviews”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experiences of senior women facul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n campus. This method allowed WISELI to reach its aims of (1) gaining information from senior women that would inform the programs developed by WISELI, and (2) build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enior women and WISELI. The discovery interview process also had som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ncluding creation of an expectation of advocacy that exceeded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 project. This method was well-matched to the needs of WISELI as a change agent at the UW-Madison, and has 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to its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efforts, primarily by changing WISELI’s perceptions of what leadership means to senior women faculty.  相似文献   
10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源于美国法制,我国新近《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之立法难免受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本文以中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为视角,考察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关于证据排除的适用阶段、启动程序、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救济程序等程序性规定的立法内容,以期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相关内容进行准确认识和解读,并探求我国语境下应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而谋求对其改进与完善之道。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探讨了“阅卷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由“阅卷难”问题引出的建立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存在的主要争议,并对建立完善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为维护中国边境地区的国家利益和安全稳定,需要加强对边境地区执法管理。边境地区“三非人员”的管理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中越边境地区,中国警务部门应强化对“三非人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采取区别性原则,强化对“新三非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0.
从理论及实务经验来看,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一般由“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两个方面构成。排除意思侧重排除权利人的法益保护,利用意思侧重财物的经济利用。合同诈骗作为诈骗的特殊形态,其非法占有目的也可以从此两结构进行认定。具体来说,从签订合同时、合同履行中判断其是否具有排除意思及利用意思,也可以从合同履行中履行完毕前对通过合同取得财物的利用方式判断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