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近年来,因处理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事件不断增多,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暴力抗法和妨碍执行公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笔者结合玉溪市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治安事件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对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作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2.
行政诉讼单一的普通审判程序严重影响诉讼的公正与效率 ,已经成为妨碍行政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障碍。设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既必要又可行 ,是促进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3.
论我国即决判决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即决判决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在审理前过滤无争议民事案件、简化诉讼程序、加快诉讼进程、节约当事人时间、费用以及国家司法资源的重要功能。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即决判决制度。  相似文献   
74.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执行偏差——对小岗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完善我国农村工作非常重大的现实问题,但政策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有哪些偏差,其原因何在?街道层官僚理论为分析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执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以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为研究对象,以街道层官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小岗村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执行情况及偏差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处于公共政策执行末梢环节的街道层官僚在资源稀缺和公共服务弹性需求的夹缝之中,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而持有相当大的政策制定能力,导致公共利益权威分配过程中产生偏差;分析了形成该问题的三个具体原因,对提高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学理论》2009,(2):20-23
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类文化的关系问题。总的看来,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特点:政策宣讲有力,学理研究有待加强;传统和谐文化研究深入,世界其他文化的和谐资源研究不足;一元指导的口号很响,但其和谐资源的理论转化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76.
履约审议机制,是指缔约国会议为了对公约的实施运行情况加以监督和评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使各缔约国遵守公约义务、实现公约目的的机制。履约审议机制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对象的特定性、过程的灵活性、机制的强制性和结果的非惩罚性之"四性"。履约审议机制的实施过程,主要关涉政府专家的指定与培训、被审议国与审议国的抽签选定、国别审议、补充审查与激励机制等内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率先建立"履约审议机制",是国际公约实践活动中的一次创新尝试,具有特别的国际法和人权法治意义,对于我国反腐法治建设大局也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以开发边防士官学校学员量化系统为例,介绍了在.NET框架下进行系统设计并采用了.NET+SQLServ-er2008技术构建方式。最后以主要实现技术方面阐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功能、主要实现技术等方面。经试用验证后,证明了此系统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是这一制度的奠基人,邓小平则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多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毛泽东思想的比较及其历史贡献等研究的成果颇丰,关于多党合作的研究是当代中国重大政治理论课题,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多党合作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9.
80.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b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 between two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analyzes the case of the Act of Jaguarão between Brazil and Uruguay on assessing the risk of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by the President Medici (UTPM) coal-powered thermo-electrical facility in the Candiota region of southern Brazil. The article adds to the scarce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negotiations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Latin America. First, it explains that even with the asymmetry of power between Brazil and Uruguay, negotiation was possible due to a series of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est of Brazilian environmental agencies in improving the monitoring of emissions from UTPM and the international scrutiny of Brazil prior to the upcoming Rio-92 Earth Summit. Both states obtained mutual gains from the agreement by developing ‘joint fact finding’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Second,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weaknesses in institutional agreements, such as a lack of sanctions or deadlines, were not an implementation impediment. In fact, the very weaknesses of the agreement actually enabled authorities in both countries to cooper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id rain monitoring program in the Candiota region, and as a result, to improve air monitoring capacities in both countries. Third,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1991–2003) produced different results and impacts: it helped to develop technical capacities of environmental agencies in both countries, increased the political power of Brazilian environmental agencies to control UTPM, and pushed for behavioral changes to enable UTPM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both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