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9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2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前列化浊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影响,并探讨前列化浊丸治疗CN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15周龄、SPF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去势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大鼠CNP模型。空白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5、1.7、3.4 g/kg前列化浊丸溶液灌胃,各组连续灌胃30 d。灌胃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8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0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炎性反应显著减轻,前列腺组织病变程度均有所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和IL-8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2和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前列化浊丸治疗CN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IL-8、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医药干预现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收治的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中医药干预起点、干预时间、干预策略以及患者的1、3年生存率,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48.8%。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根治手术、足疗程化学治疗、中医证型、中医药干预起点及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根治手术、足疗程化学治疗、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治疗及足疗程化学治疗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型最为多见;中医药干预持续时间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e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木丹颗粒组,每组10只,制备含药血清;将正常组含药血清加入正常糖浓度培养内皮细胞,模型组及木丹颗粒组分别加入高糖培养内皮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VEGF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JP2〗木丹颗粒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ARE信号通路的表达、降低VE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20例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症状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HDRS-24)、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统一Wilson病评定量表(unified Wil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WDRS)评分,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量表评分和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20例患者较为多见的抑郁症状有抑郁情绪114例(95.0%)、工作和生活兴趣减退52例(43.3%)、全身躯体化症状26例(21.7%)、能力减退感83例(69.2%)、自卑感68例(56.7%),其他抑郁表现不多见。与脾肾阳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患者的HDRS-24、SDS、UWDRS评分更高(P<0.05);与湿热内蕴证患者相比,脾肾阳虚证抑郁症状多见(P<0.05);与脾肾阳虚证和湿热内蕴证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患者外周血5-HT、DA、IL-4、IL-10水平较低(P<0.05),IL-6水平较高(P<0.05)。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症状发生可能与铜沉积脑部引起神经递质5-HT、DA和炎症因子IL-4、IL-6、IL-10水平变化有关,其中痰瘀互结证患者抑郁症状程度最重,原因可能为痰瘀更易影响体内5-HT、DA、IL-4、IL-6、IL-10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从STAT-3/NF-κB/ICAM-1信号通路探讨丹皮酚缓解小鼠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方法 构建结肠"炎—癌转化"小鼠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调查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偏矮身材的中医体质和其他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儿童偏矮身材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共纳入1 612例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偏矮身材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使用STATA 1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儿童偏矮身材检出率为14.0%。偏矮身材组和正常身高组阴虚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矮身材的显著影响因素是父亲身高(OR=0.90,95% CI为0.87~0.93,P=0.000)、母亲身高(OR=0.89,95% CI为0.86~0.92,P=0.000)、出生身长(OR=0.92,95% CI为0.87~0.97,P=0.002)、出生体质量(OR=0.48,95%CI为0.36~0.65,P=0.000)、母乳喂养时间大于12个月(OR=1.51,95% CI为1.11~2.05,P=0.008)、阴虚质(OR=1.19,95% CI为1.01~1.39,P=0.038)。根据显著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71.0%(P<0.001)。结论 儿童偏矮身材可能是遗传、出生情况、母乳喂养和中医体质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循经按摩对脑卒中大鼠模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究循经按摩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7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假手术组,每个组又按照时间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循经按摩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24 h开始干预。采用Long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大鼠各时间点Long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大鼠各个时间点Longa评分均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皮质层损伤部位神经细胞水肿的变性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轻,海马层神经细胞排列逐渐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列逐渐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大鼠脑组织细胞肿胀、自噬和凋亡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 循经按摩可以上调BDNF表达水平,减少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变性、凋亡,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柴胡消瘿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T毒热炽盛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泼尼松,每次10mg,每日3次,服药2周后,每周递减5mg,待血沉降至正常,热退痛减后再减量至5mg,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柴胡消瘿汤,每日1剂,同时口服泼尼松5mg,每日2次,服药2周后,改为每日5mg。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疼痛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在降低ESR,血清FT3、FT4、CRP、IL-6水平及升高血清TS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SAT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同时可以下调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5 582例社区老年志愿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5 582例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者占55.2%,非高血压病者占44.8%;高血压病组平和质562例(18.2%),偏颇体质2 521例(81.8%),非高血压病组平和质467例(18.7%),其余共2 032例(81.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痰湿质,非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两组之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模型中,痰湿质为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关系的模型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痰湿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为危险因素。结论 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多见,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是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ALT、痰湿质、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干预方案,积极调整偏颇体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