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28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One of the most problematic aspect of p‐values is the tendency to dichotomize, whereby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s equated with scientifically worthwhile and insignificance with worthless finding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wo approaches that move beyond such dichotomies: minimum Bayes factors and the analysis of credibility. Their use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simple example. The examples show that significant findings may not always be as telling 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ould suggest, whereas non‐significant findings may contain considerable evidence about effects.  相似文献   
612.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agenda of the World Bank after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arguing that it became more encompassing, politicised and intrusive. This agenda expanded and recycled itself since, in addition to liberalisation, privatisation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it also advocated the wide-rang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nature, the state, civil society and visions of the world and social practices from a neoliberal perspective. It is argued that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was incorporated by the institution, which functioned as an auxiliary mechanism for this liberalis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for this expansion and recycling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61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tegrating the diverse explanations of the failure of IMF conditionality. The IMF is a key player in the running of markets in a global economy. The institutional failures of IMF conditionality are appreciated at two complementary levels: (a) its intrinsic bureaucratic bias, and (b) the inability of the IMF to manage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processes. A new approach of conditionality suggests the sepa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IMF as financial backer from its role as adviser to countries confronted by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Philippe DulbeccoEmail:
  相似文献   
614.
田官平  刘嘉 《中国发展》2010,10(3):75-81
该文依据大同市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建立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大同市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该文认为,大同市经济转型总体上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它更应该是制度上的.鉴于政府对企业的巨大影响,政治领域的制度创新(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政府行为方式等的改变)在我国尤为普遍和突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案例企业--浙江吉利集团、中国电信和海南凯立公司的制度创新的分析,在研究了我国政治企业家制度创新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基本的制度创新模式:私下游说下的制度创新模式、私下实践迫使政府追认的制度创新模式、借用社会力量的制度创新模式和借用强制力量的制度创新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这四种制度创新模式的优点、缺点、所针对的制度类型、在中国的使用频率和关键的成功因素,指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应该优先采用私下游说下的制度创新模式,谨慎对待借用强制力量的制度创新模式.该研究对于理解我国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发展演变,以及对于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616.
王金波 《当代亚太》2020,(2):40-74,152
中美贸易摩擦是体系压力和美国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1980~2018年美国对外贸易争端数据的定量研究,文章采用面板负二项模型对中美两国间的制度距离、文化差异和相对实力差距的缩小等结构性变量,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单元层次的中介变量、贸易和投资等渠道变量,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认为,中美间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差距的缩小即相对实力分布的变化会显著强化美国作为守成大国对中国作为崛起大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中美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制度距离和文化差异或价值观的不同也会显著影响中美两国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同时,与美国政治关系良好、在制度和文化上与其接近的国家并不必然意味着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减少;美国国内不同政治行为体、社会行为体的利益诉求、政策偏好,与贸易的交互效应一起,会进一步增加中美两国因实力差距的缩小、制度和文化(观念)差异等体系因素或结构性变量所引发的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经济因素依然是决定中美贸易摩擦的基础性因素,中美贸易失衡、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以及中国对美国市场渗透率的提升、美国国内经济绩效的波动、美国国内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剧,与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起,也会显著提升两国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17.
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政治的首要原则,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表征。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现代社会中根本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制衡资本权力逐渐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命题,是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当然,有效规训资本权力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的政治过程。在集中讨论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在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与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国家自主、社会自治与价值均衡则共同成为有效制衡资本权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18.
出生性别比偏高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通过国家官方网站和中国期刊网检索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治理的56项政策文本和43篇政策分析类文献,并基于社会性别公平理念和公共政策系统协调性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上述政策文本和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政策系统的不协调是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该不协调体现在政策的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体与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之间以及本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五个方面。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国家关爱女孩行动的顺利开展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政策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19.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解决这一复杂的现实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大任务。现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经济分析的层面,忽视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基础。事实上,欲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必须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及客观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以制度分析为视角,阐述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历史成因,并具体分析了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结构。在剖析政府现有相关政策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0.
《公共管理学报》2004-2005年载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公共管理学报》2年共8期刊载的110篇文章的著者情况、信息密度、出版时滞,论文的地区分布及内容构成,引文情况和2005年的投稿、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论文选题逼近前沿,研究深入,总体上具有高起点、高质量的显著特征和较强的新颖性;通过对载文的分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重心、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