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12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具天书 《当代亚太》2012,(1):98-117
本文认为推动韩中日三国的合作是实现"东亚共同体"目标的关键所在。原因不仅在于韩中日三国经济占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比重较大、对世界的影响力极为重要,还在于韩中日三国间开展经济合作的难度较大。中国学者大多认为,由于历史问题、领土纷争、政治制度差异以及区域外美国势力的干预,韩中日三国间缺乏信任。而这一系列的因素正是阻碍东亚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障碍。本文认为,欧洲整合的历史经验即新功能主义理论,值得东亚地区学习与借鉴。韩中日整合的示范作用,势必外溢到整个东亚地区,进而带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从而最终实现"东亚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2.
制度决定论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但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引进制度,这时制度应作为外生变量考虑。以制度中性与一个周期条件下制度相对稳定为前提,以索洛增长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从制度效率的角度来探究制度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时解析影响制度效率的因素,强调一国的国民素质具有制度运行的基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3.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微观组织的变迁经历了“人民公社——村民委员会一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种主要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全能型的农村微观组织形式被打破,经济功能分化出来,逐步演变为独立、合法的微观性经济组织。推进农村微观组织的功能的进一步分化,特别是培育农村政治性微观组织,分担和承接村民委员会无力完成的农村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论制度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后发优势实现的核心问题,是正式制度模仿、非正式制度模仿及其关系问题。本文认为正式制度是可移植的,但又受到宪法秩序、关联制度、非正式制度等的内在制约。同时,非正式制度内在于传统和历史沉淀,其可模仿性就差得多,但在开放条件下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不可能封闭进行。制度模仿的过程,是新的正式制度与本土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引进制度的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
传统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参与公司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力资本产权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呈现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经营者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双重身份、职工参公司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6.
地方政府研究:从职能界定到行为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相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政学界的地方政府研究的主题经历了从“机构改革”到“职能转变”的演变。但目前学术界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性的职能界定和功能分析,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外部制度约束条件、内在动力机制及其变迁,以及地方政府在职能履行和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行为选择逻辑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为此,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需要从规范性的职能界定转向政府行为过程的实证研究,实现地方政府研究方式从宏观到中观、从孤立到整合、从现象到逻辑、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型。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列举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变异的主要表现,并从社会生态环境、政治体制与政府治理模式、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等方面分析了变异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抑制公务员制度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和近年来面临的困境激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浓厚兴趣和很大争议。许多理论强调乡镇企业发展背景的特殊性,认为其发展经验不可能一般化。如果不是把乡镇企业中界定模糊的产权视为静态的制度安排,而是把他作为与外在制度环境相适应而变动的内生制度创新因素,那么,不仅能够解释乡镇企业何以产生并一度取得惊人的增长,而且能够解释他们何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增速趋缓。乡镇企业发展中动态的制度创新过程和发展绩效显示,他可以为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结构都不完备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农村工业化提供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9.
任琳  孙振民 《当代亚太》2020,(1):133-157,160
文章遵循历史脉络,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定义权力及其生产方式,将战争理解为权力博弈的一种手段,并考察随着权力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大国获取权力和财富的渠道更为多元,战争的“投入—产出”比下降。文章认为,当政治权力意味着引领构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共同体,经济权力意味着领导全球经济治理和解决发展问题,多边制度体系及其信誉与融资成为新的权力生产方式,战争就不再作为大国博弈的必要选项,多边制度框架下的博弈成为大国战争之外的新主题。遵循制度逻辑、维护制度信誉是大国获得发展融资和治理融资,进而保持权力可持续生产的理性更优选项。  相似文献   
10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治理主体的合力效应,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理效能发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选举制度改革、会议制度改革、人大预算监督职能、发挥联系制度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