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何勤华  孔晶 《法学论坛》2005,20(4):44-52
中华法系曾以其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法系之林,虽然它在清末就基本解体了,但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法律传统和观念,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仍是深刻的.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反映西方法律传统,又符合东亚诸国利益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共同体法开始形成.新世纪的东亚共同体法是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不能将其简单地看作中华法系的复兴,它是中华法系死亡之后,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再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党夺取和巩固政权,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法宝。近10年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一些成果:简要介绍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研究概况,从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面临挑战、措施、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启示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六个方面评述主要理论观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If one analyzes Austrian integration policy, a range of repeating elements becomes visible. Starting with the 1950s, continued efforts to intensify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Common Market can be witnessed. This occurred in the form of step by step cooperation with European institutions. Since 1955 Austria's integration policy had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maintenance of and focus on 'permanent neutrality'. Among the EFTA states, Austria was the country the EEC sympathized with most, for it was important with regard to foreign and trade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the East-West conflict. Austria was of central geostrategic significance. With regard to Russia's attitude, Austria succeeded in underlining its 'special case'. Austria's policy of going it alone failed in 1967 for several reasons, not only because of Italy's veto. There were also French reservations and Russian objections. Bridging the gap to Brussels revealed wishful thinking that was only to become true in 1972. An arrangement of bilateral tariff and trade treaties with different EFTA states and the EEC and ECSC came into force.  相似文献   
15.
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年内,亚洲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但是,由于历史纠葛、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各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存在很大的差异。区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博弈,更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亚洲经济一体化开始逐渐偏离亚洲统一市场/大范围的区域FTA目标。唯有未来亚洲经济体经济实力格局发生变化,才可能从内部促成亚洲经济一体化回归其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对2005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司法解释进行分析,发现重刑化的实体法与微罪处分的程序法共同构成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架构。刑事政策重刑化使我国刑罚体系水涨船高;在此情境下,程序设计的严谨不过是出于对严罚的合理化,而社区矫正等微罪转介措施则促使更广泛入罪化。其解决方法是:重新提倡刑法谦抑;对首重严刑的民意进行理性审视;以及推行恢复性司法,通过沟通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Article 7o. (2)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This regulation cit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n which it is founded as a law of integ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established by the doctrine such as the following: acting in good faith; interpreting the real intention and logical nature of contracts; estoppel theory; the freedom to choos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ontract, and the mitigation of damages.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scope of previous court rulings.  相似文献   
18.
张玲 《政法论坛》2021,(1):139-149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跨境破产案件将逐渐增多,鉴于各国跨境破产国内立法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区域合作多边机制是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亚太自贸区跨境破产区域合作注重与国际规则对接的同时,应兼顾成员国法律传统与司法制度的特点,在区域内构建以承认与协助主要破产程序为中心的司法协助制度,厘清与界定外国破产程序和破产判决概念,明确主要破产程序的效力与管辖权确定标准,统一承认与协助外国破产程序的审查规则与程序规则,保证区域内跨境破产司法协助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认同平行破产程序在现阶段解决跨境破产争议的合理性,在区域内推进形成主从程序协调机制。建立法院间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跨境破产案件在区域内的高效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现代政策理论存在两个理论来源,即以政治学为背景的政策科学和以经济学为背景的经济政策学。两种政策理论虽然在学科特征、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随着政府公共政策干预的扩大和要求,两种政策理论出现互补融合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弥补了各自理论的不足,丰富和完善政策理论,而且将从政策层面上为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了研究文化融合、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和社会融合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民工对城市的感知关系水平的,基于2010年在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城市融合诸因素对城市感知关系(生活满意度、认同度、未来发展意愿)的影响。发现:文化融合程度越高,农民工对上海的认同程度就越高,也会更愿意留在上海发展,但其生活满意度未必越高;经济融合程度越高,城市生活满意度、城市认同度和未来留在上海发展的意愿都越高;政治融合只对未来发展意愿有影响;社会融合越高,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越高,对生活也越满意。研究为政府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