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7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1篇
法律   31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40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论网络时代版权管理信息的国际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版权管理信息很容易被他人篡改或消除 ,从而给权利人造成损失 ,故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法律保护至关重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了两个新条约 ,美国也通过了《数字化时代版权法》 ;在司法领域 ,已经产生了一些有关版权管理信息的判例 ;研究版权管理信息的国际法律保护 ,可使我们获得有益启迪 ,从而借鉴他人经验 ,完善自身立法。  相似文献   
252.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ran into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almost immediately after its creation. More than 10 years later,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ourt and the AU is palpable. The court’s perceived political prosecutions as well as procedural flaws in light of the power bestowed 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under Article 13(b) of the Rome Statute are some of the areas of contention. However, despite the obvious flaws of the ICC, there is also widespread scepticism that the AU can be trusted to mobilise sufficient political will to deliver justice on the continent, more so in cases where the perpetrators are sitting heads of state or government. In lieu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ICC and the UN, can the AU deliver justice to victims of gross human rights abuses? Are extraordinary African Chambers such as the one created in Senegal to try the former Chadian dictator Hissene Habre an alternative to the ICC?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is only through a partnership of convenience between the AU and the UN that victims of human rights abuses on the continent can access justice.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opines that calls for African states to withdraw from the ICC en mass must be vigorously opposed.  相似文献   
253.
核能的和平发展和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电站于上世纪50年代左右开始起步,到本世纪已经达到了商业化发展的水平,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能源。但是,核能的和平利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随着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等重大核事故的不断发生,核安全特别是核损害赔偿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与核损害赔偿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出核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可为我国制定《核安全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54.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西方国家行政学中一个有经久影响力和讨论价值的理论,被专家们认为是行政管理实践的核心要点。本文运用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考察中国的国家管理实践,揭示其分析价值,沟通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对话。笔者提出,如果理解正确、运用恰当,西方政治与行政两分的讨论可以为中国进一步的行政和公共政策改革提供十分有益的视角和思路,即:注重政治与行政的专业化分工、加强独立问责、以民主政治和精细化管理的精神改革中国的政治决策程序和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能力,综合提高现代国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55.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whether and how the policy‐oriented coalition building and the gridlock model of legislative choice explain changes in the allocation of German budgetary items between 1961 and 1994. The policy‐oriented coalition‐building approach suggests that only policy‐connected budgetary actors can make changes in the budgetary composition, while the lo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is essential for budgetary mod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gridlock model. We also draw the atten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et of relevant budgetary veto players and their preferences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odels of the government,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the Bundestag, and the two of them. We test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se approaches and conceptions in a competitive manner and control for macroeconomic and other political factors that might influence changes in the budgetary allocat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gridlock model better explains budgetary changes,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decreasing, but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the Bundestag majority are decisive for increasing the size of budgetary items. We conclude that identifying the relevant veto players and using these more sophisticated approaches on budgetary decision making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the political reasons for changing the allocation of the German budget.  相似文献   
256.
新大国协调继承了传统大国协调通过外交会议、协商来决策的方式,治理领域由传统的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从新大国协调的起源看,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起领导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七国集团"的治理结构,发现美国领导下的多国合作是新大国协调最有意义的制度创新。这种一国领导、多国合作的特点不同于历史上的传统大国协调的治理体制,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多边安全治理机制。由于这种领导的存在,新大国协调产生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主要包括:形成美国意志主导下的大国共同立场、应对国际危机的大国集体反应、其他大国对美国身份的认可以及美国对其他大国分配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257.
258.
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法律移植都是与法律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当一个国家希望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法律时,由于是不同的语言,就必须将他国的法律先翻译为本国的语言,然后才有可能作出判断、作出评价、作出采纳与否的选择。本文以1864年翻译出版的《万国公法》为具体个案,着重解读中国近代第一次完整的法律翻译实践过程及这一实践的成果与不足,分析其对中国近现代法律翻译与移植乃至本土化运动的影响,并揭示其如何促进了中国近代翻译学、语言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59.
韩国朴槿惠总统自从2009年以来提倡"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向美中等国家寻求支持。"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就是以韩国和朝鲜为主,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亚太国家和非国家行动主体,培养非传统安全或是软性安全热点问题合作。但该构想存在许多问题,如美国是否作为参与国加入,议题是否包含传统安全和制度化水平问题。如果美国加入,那么,东北亚区域固有的人类安全议题的选择混乱或将引起东北亚的认同性危机;议题的最终目标如果是传统安全,那么非传统安全或软性安全的重要性将被削弱;在制度化水平方面,习惯和惯例的制约性和实效性将成为问题。本文提出了作为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和平合作体,形成针对人类安全议题的"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的方案,研究人类安全理论和国际机制并验证了其合理性。由此,确认了仅限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人类安全范围内形成共同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0.
中国问题研究小组是1939年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为中共七大准备指导文件而成立的临时机构,中共党的领导人任弼时,高级干部林彪、毛泽民等参加其中.有关这个小组的史料,反映了任弼时、林彪和毛泽民坚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分析中国抗战形势、阐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讨论当前坚持国共合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信息.该小组的活动,反映出共产国际高级干部在中国统一战线问题上过分偏向蒋介石和国民党,忽视中共独立性的倾向.他们的不正确主张,最后并未形成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