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篇
  免费   132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06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篇
法律   1643篇
中国共产党   256篇
中国政治   565篇
政治理论   242篇
综合类   18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赋予了诉讼当事人拥有拒绝证实自身有罪的权利。司法机关应当准确理解该规定的内容,在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注意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832.
作者的著作权、传播者的邻接权、使用者(社会公众)的使用权,三项权利的平衡是立法者的期望。著作权法在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以平衡网络作品的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发展的必然。应平衡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存在着尴尬,以网络作品权利限制为视角对网络作品权利限制在今后的著作权立法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3.
劳动关系是工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载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彰显其维权实力、智慧与艺术的舞台.在处置劳动冲突过程中,工会应遵循判明性质、准确定位、依法有序、合理适度的原则,施展好自己的作为,同时,还需要党和国家赋予工会以更多的资源与手段.  相似文献   
834.
反腐倡廉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当前,我国腐败问题呈现多种特点,其危害性在于:它离间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损毁党的执政基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机制,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干扰依法治国,影响社会稳定;毒化思想道德,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强化党内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5.
近《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做出了规定,设计了股东同意权、优先购买权和异议股东购买义务3项制度,但是这3项制度之间存在功能的重叠。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或对股权对外转让采取自由主义原则,或只规定3项制度的1种或者2种。有必要对《公司法》第72条进行修改,单独规定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比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836.
对假冒他人署名的定性问题有"署名权说",但该说忽视了著作权依作品的创作而产生的原理。基于被冒名者的姓名被他人擅自利用的事实,应认定冒名行为侵害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权。假冒他人署名往往还会侵害权利人的名誉权,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37.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的原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缺位,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引起的国家赔偿和检察机关赔偿监督造成很大的困扰,文章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设想:公安机关撤销指控或出具《侦查终结告知书》。  相似文献   
838.
关于追缴犯罪所得的国际司法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根据我国目前在追缴犯罪所得方面国际司法合作的实践,列举了五个急需通过国内立法或者国际协议加以解决的问题,即:⑴如何根据外国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对银行帐户资金实行扣划或者对有关的不动产实行处置;⑵如何在有关的追缴和返还合作中切实保护善意第三人和潜在权利人的合法权益;⑶如何在案犯外逃的情况下决定对属于犯罪所得的财产予以追缴和没收;⑷如何合理确定追缴程序中的举证责任;⑸如何处理发生在追缴合作中的费用补偿和收益分享问题。文章对外国的有关法律制度以及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如下建议: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赃款赃物的“简易处置”制度,增加配套的法院裁决程序;在我国建立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罚没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将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前移,并在条件成熟时设立独立的财产没收程序;变通现行的证据制度,要求特定案件中的财物持有人或者关系人承担关于合法来源或者善意享有的证明责任;本着互惠和务实的精神处理被追缴财物的国际分享问题,建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将分享的资金转换为开展有关国际合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839.
Most research on short-term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s takes an economic approach and often emphasises negative aspects of migration, linking it synergistically with rural poverty in sending areas. Data from Fulani migrants in Northern Burkina Faso challenge this pessimistic view of short-term labour migration. Rather than a response to destitution, migration seems to be a useful way in which reasonably prosperous households can further enhance livelihood security. Moreover, factors not easily incorporated into a standard economic analysis, identity and village networks, emerge as being essent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igration in this population. Finally, migration emerges as a highly dynamic process, which an ahistorical, static framework of analysis fails to capture.  相似文献   
8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thorough contextual analys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loc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o-economic linkages in the Sudan, in order to ground prospec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 doctrine in the ongoing crisis in Darfur. The R2P framework was crystall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ntervention and State Sovereignty (ICISS) in 2001. It was adapted and subsequently endorsed by United Nations (UN) member states during the 2005 UN World Summit. The R2P ostensibly provides normative benchmarks on how states should respond to the quadrupl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of genocide, war crimes,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nd ethnic cleansing. Indeed, there is debate on whether the prevailing crisis in Darfur constitutes a test cas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2P. However, such debate is misplaced on two grounds: first, it glosses over the inherent conceptual deficiencies of the R2P, as presently constituted. More importantly, such debate is primarily inspired by reactionary and externalising influences based on past international failings, like Rwanda (1994) and Bosnia (1993). Hence, it is argued that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alysing the Darfur crisis should b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how loc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o-economic factors have historically worked in an orchestrated fashion to trigger and sustain the crisis in the Sudan. Knowledge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such historical specificity is a requisite for determin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R2P in Darfur. The R2P, as presently constituted and practised, does not address this g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