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3篇
  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122篇
工人农民   149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篇
法律   1027篇
中国共产党   304篇
中国政治   819篇
政治理论   328篇
综合类   160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失真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民族文化的失真是民族旅游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价值观的蜕变、文化传承的断层、民族文化环境"原生土壤"遭到破坏和开发的模式化等方面。应该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生态博物馆和"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模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32.
在我国当前教育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未受到足够重视。这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民族教育问题的科学理论。"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在这一理论中,多元文化教育与一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3.
吴树新 《中国发展》2007,7(4):20-23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文明观,是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总和。生态文化建设包括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生态工程,进行生态体制、生态社会及生态社会风气建设。环境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主体有学校、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相似文献   
234.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235.
罗兰·巴尔特是法国20世纪符号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符号理论,主要集中于《神话学》一书中,《神话学》实际上是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做的批判。解读这一文本,对于理解巴尔特的符号理论,解读现代视觉文化具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6.
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它所形成的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因此,要建立和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就必须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建立完善的市场诚信体系,唯此,企业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37.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238.
1901年到1919年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围绕这一主线,思想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对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和封建礼教的批判,这一批判又涉及到对孔子的评价;其次,是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麦孟华等对奴隶性的批判,最早提出了树立国民意识,而要树立一种新的国民意识,又涉及到科学、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文化革新方针的争论;最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全面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239.
当前我国消费观正处于传统“节流”型向现代“开源”型转变过程中,已经进入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要抓住这一经济社会和价值观念转型的契机,通过社会主义消费观的建设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此,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扬弃消费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240.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网络化相伴突出。西方意识形态通过文化传播对青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难得到全面发挥,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提升与巩固。鉴于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产生的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