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723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8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foreign legal systems. Foreign legal history, as one of the elementary courses in higher legal education, is becoming a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progress toward the rule of law and is playing an indispensi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by educating, cultivating and academic exchanging. The discipline of Foreign Legal History not only provides diverse perspectiv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hinese legal system, but also testif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t not only benefits Chinese legal system, but also makes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legal talents. Therefore, we should insist on learning from the legal cultural heritage embedded in Foreign Legal History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Chinese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992.
This article give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study of Foreign Legal History over the past 60 years. It covers five aspects: academic conferences, Chinese translated works on Foreign Legal History,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contestations, and the prospect of Foreign Legal History as a discipline. This article aims to tease out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studies of Foreign Legal History and analyze the social conditions underlying these problems and achievements. It concludes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cannot stand in isolation from the process of absorbing, transplanting, and learning from foreign jurisprudence and legal systems. Though Foreign Legal History might not become a hot topic, it remain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law.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灰关联熵模型,实证分析了2003—2010年之间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演化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年前对外直接投资并不能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从2007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均为我国带来了负熵流,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是,我国企业早期仅仅基于政策驱动,盲目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实际操作并不成熟、缺乏经验。所以,只有同时兼顾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使得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持续的负熵流,不断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垄断与经济法产生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垄断破坏了公平而自由的竞争,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民商法和行政法作出了修正之后仍无法有效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制定了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作为现代法的经济法产生了。美国经济法的确是这样产生的,但是德国强化垄断,苏东、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直接垄断,也出现了经济法。经济法不仅具有反垄断功能,也有促进垄断,甚至直接规定国家垄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5.
国外死刑存废之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死刑废除论的起源、死刑存废争论的焦点等方面考察了国外死刑存废之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指出国外始终是以人道主义作为考察死刑存废问题的根基 ,并提出应当以人道主义的精神来审视死刑是存是废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雷伟红 《学理论》2011,(5):222-224
世界两大主要的法学本科教学方法各有优劣。讲授法符合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但它存在的问题致使其不适应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需要我们借鉴案例分析法的优点来加以改造,并辅之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其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从构成合同义务的法律强行规定、法律的任意规定及当事人的自由约定三个层面,依次剖析海运提单中的管辖权条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同时探讨影响该种效力的一些特别因素,以期有益于这些问题的研讨与解决。  相似文献   
998.
执行前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效裁判确定的权利义务,当事人有权进行处分;当事人在执行前达成和解协议,应当理解为履行义务、处分权利的表现形式;执行前和解协议本质上是以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为基础和前提,双方履行该义务达成的民事协议,应当具有可争议性和可诉性;对执行前和解协议进行审理和裁判应当以生效裁判作为事实基础,不构成重复诉讼,也不违背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执行前和解协议仅仅具有实体法效果,而执行程序中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则同时具有程序法和实体法双重效力。  相似文献   
999.
行政法关系在行政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有将行政法由静态而动态、由宏观而微观、由规制而调整、由单向而对等的价值。然而,我国学界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其价值的系统研究,这必然会制约行政法关系其他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我们对行政法关系的价值作了较为全面地探讨。认为其存在基础的客观性、实现过程的实在性、运作方式的意志性、发生空间的内在性是我们分析上述行政法关系价值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的"社会管理"是以矛盾化解与风险防控为中心、以基层公共服务、工业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外围支持的任务体系。社会管理创新,意味着社会管理需要突破传统依靠科学管理进路的方式,前移监测重心,柔化防控手段,加强社会服务,配合民生工程的经济保障和公共安全客观风险的控制,消除冲突的根源。相应地,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需要保持同样的积极性和敏锐度,这就要求开放评价机制、强调及时的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