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12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320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3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Jane Hayward 《亚洲研究》2017,49(4):523-545
A high-profile debate is taking place in China concer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production, with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countryside. This debate is between those advocating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be taken over by large-scale agribusinesses, and those against this. Proponents regard agribusinesses as embodying modernity and progress, while those against forewarn of the channeling of profits out of peasant hands, the loss of peasants’ autonomy over labor and land, and the destruction of rural life. Recent English language publications on China’s agrarian change highlight the growing power of agribusiness and related processes of depeasantization, implying the Chinese debate on “who will till the land?” is futile. But this view obscures efforts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to promote forms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peasant livelihoods. By examining the Chinese debates on agribusinesses, family farms, and cooperative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points of contestation among policymakers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which may yet shape the course of China’s agrarian change.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scholarship on China’s agrarian change, broader questions concerning depeasantization, and developmental possibilities under collective ownership.  相似文献   
262.
以现代政府经济伦理学为指导,合理规划选址、科学确定城市规模、构建紧凑型的用地模式,可以促进有限土地实现集约式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6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上海土地需求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根据上海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需求、土地储备与土地供应的关联分析,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上海经营性用地需求趋势的分析和对具体指标的细化分析,进一步得出土地需求总量,提出至2010年上海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预测分析,以合理确定土地储备量。  相似文献   
264.
于飞 《法学杂志》2020,(2):69-77
"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上获得了法律表达,但在纳入民法典物权编时,仍需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是设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的新型次级用益物权,以权利用益物权作为法理支撑,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没有物权排他性上的冲突。作为物权的土地经营权,转让和设立担保时不需承包方同意。以土地经营权为客体的担保方式是不动产抵押。  相似文献   
265.
孙津 《中国发展》2011,11(1):56-59
中国现代化的真实实施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从政治理念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应该是创制一种单一代理的选择型公共制。在这个转型中,身份资格只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逻辑起点,经济活动的依据是由市场机制保证的选择性权利,制度和政策所要保证的,主要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各种统筹的道义性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266.
农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而政治素质是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泰安市部分农村的农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素质普遍提高,但仍有欠缺,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267.
我国目前农村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没有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造成的;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生活生产特点以及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各种制度使得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中登记的公示公信、确权和对抗的目的成为不必要。因此在农村地区不动产市场建立起来之前,我们应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性登记制度,而不是盲目追求登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68.
“小产权房”目前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其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制度性的和深层次的,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它合理存在的原因.二元土地所有制是产生“小产权房”问题的制度根源,法律活动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为目的,大量“小产权房”的出现表明外部利润的存在.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明确定位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功能、健...  相似文献   
269.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法律制度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地步,清代民事诉讼制度主要有六个特点。清代民事诉讼制度对今天借鉴意义主要有三点:对调解的灵活运用;对习惯法的灵活运用;判决注重说理性。  相似文献   
270.
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在于稳定房价,避免其大幅度的上涨,唯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房价的调控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冒进。政府首先要做的是遏制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疯狂上涨的态势,唯有阻止其上涨,才能慢慢的降下房价。若单从价格机制入手,一味打压商品住宅的价格,而忽略宏观上调节等其他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因素,往往适得其反,必然会限制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