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1篇
  免费   143篇
各国政治   568篇
工人农民   1017篇
世界政治   4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22篇
法律   9378篇
中国共产党   1256篇
中国政治   3811篇
政治理论   1868篇
综合类   10669篇
  2025年   25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688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1549篇
  2013年   2110篇
  2012年   2121篇
  2011年   1994篇
  2010年   1791篇
  2009年   2045篇
  2008年   2208篇
  2007年   2313篇
  2006年   2300篇
  2005年   2081篇
  2004年   1987篇
  2003年   1462篇
  2002年   1218篇
  2001年   905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所有权的蜕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产,应被区分为若干类型,其上存在着所有权,其主体为行政机关。公产所有权属于行政法上的所有权的观点不可取,以民法所有权来定性公产所有权完全符合法理。  相似文献   
982.
论居住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不要在未来的物权法中规定居住权问题是当前物权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居住权制度来源于罗马法,广泛应用于大陆法系的民法典,然而从居住权的性质、适用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来看,我国并不适宜引进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983.
通向权利之路:汉语“民律”至“民法”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民法性质的界定,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关于"民法"语源之探讨,虽有所涉及,但仍显不足.本文即较为详尽地梳理了汉语"民法"在近代的缘起,尤其指出了"民律"至"民法"转化的过程及蕴意.  相似文献   
984.
新刑法典颁布以后,有刑法学者提出了"复合罪过形式"的理论主张,这一主张在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对"复合罪过形式"的理论主张提出了五点质疑,并对其观点进行了批驳.文章认为,如果在刑事立法上确立了复合罪过形式,那么,我国刑法中的罪过理论将变得不科学,并导致立法上的罪刑不相称、混乱;在司法上,由于复合罪过形式理论认为,司法人员无须分析行为人主观方面究竟是间接故意抑或是过失,即可以复合罪过犯罪论处,所以,很容易导致适用刑罚不公,从而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因而,文章提出,我国刑事立法应杜绝复合罪过形式.最后,文章对具有双重危害结果之犯罪的罪过形式认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5.
从公法性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重新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存在公法性考量的不足。以劳动法是公私混合法为出发点,从公私二分法新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这样概括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新概念,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劳动法中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难题。  相似文献   
986.
刑法的谦抑精神指以罪之谦抑与刑之谦抑为内涵的刑法理念.罪与罚本恶,刑法的根据使乏合法化井成为刑法正当之善,但同时也注定其张力之限度.不同学派对刑法根据的论证各有千秋,对刑法谦抑精神也有不同认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多与谦抑背离,但仍能从相关传统法理念中找到刑法谦抑精神.完善中国刑法的价值理念,破除对刑法的迷信,刑法的谦抑精神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87.
对于法院能否改变罪名的问题学界和实务界争议教很大.龙宗智先生认为因为立法和司法解释已将判决改变罪名的权力明确赋予法院,固而法院改变罪名就不是法院有没有权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具体运作的问题,即是一个程序问,从而建言应设置一个罪名改变通知程序来进行具体运作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合理和可行性.该程序具体运作由于庭审结构畸变导致法理上的不合理,条件上的不支撑,实践上的不可行,实效上的难如愿.对协商无效后作出无罪判决更为理性.  相似文献   
988.
股东资格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颇多争议,但并未引起公司法学界的关注,这方面的论述是少之又少。通过公司瑕疵设立行为是否导致设立无效,当事人私下协议与工商登记的效力位阶,挂名股东资格应否肯定等问题的分析,得出处理股东资格纠纷的一般原理,并提出具体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89.
我国学界目前对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罪数界限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经逐一比较分析,方可得出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990.
民事诉讼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三维空间场,当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现象在进入民事诉讼的空间和时间“隧道”之后,各种矛盾便会应运而生,形成“矛盾群”。“矛盾群”发生的基本缘由在于,在民事诉讼中交织着不同的规制、价值要求和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民事诉讼成为“万花筒”式的空间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