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98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3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42.
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除了强调经济、社会等宏观层次的发展外,还应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之维——人的科学发展这一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一切工作的归宿必须始终关注人自身的各个方面的科学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维。  相似文献   
843.
在中国,长期以来宪法学缺乏自主性地位,成为政治教科书式的教条,所遵从的并非学术的逻辑而是政治的逻辑。此种局面应通过真正的科学思维训练来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844.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对法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论述,经过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探索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从马恩时期的理论奠基和创新、列宁的具体实现、毛泽东的民主革命实践、邓小平的理论转型、“三个代表”的探索创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在历史演变中的一脉相承、渐进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为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正确认识法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5.
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教学和研究中脱离了实际,在很多地方不仅不能说明现实,甚至和现实相矛盾。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破除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普遍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对现实经济关系做出新的理论概括,科学地说明现实,这样就能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新占据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846.
现代性诉求与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内在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经验,又是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实践保证和现实选择.这种内在互动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构成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84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重大关系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和总结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必须要进一步科学解答其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这就是:既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反对脱离全球语境的狭隘的"中国视域";不仅需要聚焦"中国问题",更需要"中国立场"、创造"中国形态";不仅需要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更需要经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不仅需要中国化,更需要区域化;不仅需要精英化的概念体系,也需要将其变成大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形式;不仅需要继承其革命主题的经验,更需要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转换.  相似文献   
848.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结束了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二元对立,进入了一个多元分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各种理论范式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49.
邓正来先生在"全球化与中国法学"系列文章中洞见到中国法学在认知全球化时具有两个不自觉的理论设定,但是洞见到中国法学在认知全球化时具有两个不自觉的理论设定并不等同于对中国法学为什么会受到这两个理论设定支配的原因的揭示。经由分析认为邓先生实际上并没有为中国法学之所以会受其支配建立一以贯通的解释。现代化范式在解释中国法学为什么会受到这两个理论设定支配时所具有的缺陷,实际上是由于邓先生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基于论题的限定而没有给予另外一种解释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足够关注造成的。无论是现代化范式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人认知全球化的思想依据,我们不能单独从其中任何一者出发来解释中国学界在思考全球化时的思想依据,现在是我们重新反思的时候了!不仅包括对于现代化范式的反思,也不仅包括对于特定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同样也包括对于忽视其中一者而试图仅以另外一者来概括中国学界的思想依据这种做法的反思,这三者同样都是试图简化中国人在思考自己未来命运时的思想理据的表现。  相似文献   
850.
(二)关于苏东剧变的性质和原因 1、对苏东剧变性质的判断 苏联的解体是合法的还是非合法的?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大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不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至少从长远看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