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is article takes issue with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 “regional market economy” that informs much official thinking around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Program. It is argued that this is a limited construction that privileges the unimpeded movement of goods and resources within the area. Missing from this construct are mor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what constitutes a proper “economy,” such as produc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to support such activity. Without these, the GMS may be constrained in its future development, rising little beyond an entrepôt basis. If the Program is to realise its full promise, further initiatives will be required, particularly to firmly embed a productive capacity within the region and establish a coherent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in its support.  相似文献   
22.
发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世林 《思想战线》2001,27(4):44-47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举世瞩目.作为一个国际开发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流域区内各国的合作,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发掘这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寻找流域区内经济合作的文化底蕴,阐发其人文精神,既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流域区内傣泰民族文化,理解其精神纽带作用和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推进贝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加强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则是我们发掘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的主旨.  相似文献   
23.
在地区安全治理研究中,规则或国际规则是主导话语和主导研究范式。然而,规则本身并不能自动构建治理实践和产生预期的治理效果。文章通过借鉴世界政治关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建立“规则-关系”治理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国际规则需经由地方关系过程激活和运化,才更有可能产生协作机制和务实政策,从而实现有效的地区安全治理。具象的地方关系过程由地区安全利益攸关方的互动关系构成,是各方参与协商的过程,同时也是给国际规则和治理实践赋能的过程。整体和抽象的地方关系过程就是治理实践本身,是所有治理要素联动应对安全威胁的过程,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协作治理为案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关系过程活力越大,越能够激活和运化规则,就越有可能形成有效的地区安全治理,这项研究有望推动和深化地区安全治理的学理思考,并为公共卫生治理研究作出累积性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24.
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有10多年的历程,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将极大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推进实施大西南对外开放与开发战略,并使之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验区。  相似文献   
25.
中国企业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投资环境履职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湄公河开发热持续升温,投资潜力大,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甚至潜在环境风险需要防范。本文借鉴国际上经验做法,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与问题,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体系、金融监管、第三方参与、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规范中国企业投资环境履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郭平 《东南亚》2011,(2):89-91
《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五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也是一部涉及到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著作。该书的选题和目标是为GMS合作寻找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对核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该书无论是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经济走廊建设是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的重要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将次区域交通走廊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把交通走廊转变为经济走廊。2008年6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正式成立,标志着GMS交通走廊将逐步发展成为全面成熟的经济走廊。本文认为,经济走廊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路径和突破口,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形式,并将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政治信任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12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成立时的初衷尚有相当的距离,其中障碍之一是各合作方之间在政治上缺乏信任,而湄公河水资源开发有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是导致各方政治信任度不高的关键所在。目前,促进合作各方在政治上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和高度重视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Large areas of the rural Lao landscape are being rapidly transformed b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jects. Arguably, it is hydraulic development that is contributing most significantly to rural socio-ecological change, due to the profound socio-political ruptures dams precipitate. The nationally iconic Theun-Hinboun Hydropower Project, commissioned in 1998 and expanded in 2012, provides an illustrative case of hydropower’s complex social-ecological outcomes. Proponents have argued that the project represents a best-case example of plann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successful mitigation of negative impacts and benefit-sharing with affected communities, and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good practice. This article questions the narratives of sustainability. It is argued that while the project could be considered successful in achieving certain economic objectives defin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nvestors, evidence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s questionable,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other dam projects in the country with weaker standards and oversight. Given the extent of negative impacts and associated social trauma in the Nam Hinboun basin, the article considers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such hydraulic development processes under authoritarian rule may be framed as expressions of structural injustice and slow violence.  相似文献   
30.
随着中国-东盟各自经济的发展以及双方合作的加深,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正逐渐受到双方的重视。本文首次提出将泛北部湾邮轮航线与湄公河观光游对接起来,形成全新的、更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形式,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这一构想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对中国-东盟在旅游方面的合作寻找一个新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