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真正的哲学总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的哲学思考是时代精华的华美篇章.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握时代的历史方位和脉搏,结合国情,采取边缘化的革命理论、边缘化的革命策略和方式实现了现代性国家建构与民族独立,彻底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视域下建构的一个异域"他者"形象,从而逐渐走向富强.尤其是对...  相似文献   
192.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中,吉林省没有明确"现代工业立省"(或"现代工业强省")的"核心发展战略"[1][2]。目前,国内迅速"产业集聚"和分工的趋势告诉我们:吉林省己经站在十字路口上,既有成为"现代工业省"的前景,也有成为"农业省"的可能。我们无论如何要实现前者,而不是后者。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世界现代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吉林省工业化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省"[3])的矛盾",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是确立"现代工业立省"(或"现代工业强省")的"核心发展战略",并贯彻在全省上下党和政府的一切决策和执行之中,以此凝聚全省干部和群众,加快实现现代工业化。同时建议,就"吉林省以什么立省"的问题进行一定范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3.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应道德体系的支撑,需要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曾国藩家训中道德思想以孝为基本核心,包含居家美德、个人道德修养、交接之道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平正义、诚信互爱、简朴清廉、忠义有孝的社会环境。对现代化进程中公共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回首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历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奠基、改革开放初期的创建、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定型等四个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呈现出“基本理念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周延、政策指导更加有力、人民意志更加彰显、机制保障更加有效”等时代特征。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思想理论基础;坚持人民立场,统筹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持续深入;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95.
建设国际水平的现代警察大学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关于对现代大学的思考,首先要理清现代大学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及大学制度对现代大学的建立,尤其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6.
陈倩  冯磊 《中国卫生法制》2022,(1):16-20,5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仍然存在培训关系认定不合理、住院医师身份不确定、劳动权益保障主体单一化等问题,亟需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合法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97.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2):180-208
ABSTRACT

Henry Wickham Steed (1871–1956), then editor-in-chief of the London Times, adopted an ambiguous posi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 when the tract first appeared in English in 1920. He neither endorsed nor rejected it but instead mused in the editorial pages of The Times about whether it might be authentic. The following year, when The Times correspondent in Istanbul brought out proof that The Protocols was a forgery, Steed accepted his correspondent's findings and publicly retracted his earlier ambivalent position. This incident reflects on Steed's (deserved) reputation as an antisemite but it also suggests someth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his position. Steed's denunciations of Jewish influence, discovered, by his own account, through his experience as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in Vienna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are recurrent in his writings. At the same time, Steed lent strong support to Zionist aspirations at the time of the Balfour Declaration and thereafter, and, in the 1930s, he was among the very first English critics of Hitler's antisemitism. In this article, I propose to offer some hypotheses regarding Steed's antisemitism. Strange as it may sound in the wak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was Steed's visceral Germanophobia that lay at the heart of his antisemitism. Until the advent of the Third Reich, Steed identified Jews with Germans and with German interests. As an ardent exponent of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however, Steed consistently extended his advocacy of statehood for various Eastern European nationalities to the Jewish national cause. A final factor that helps to explain Steed's suspiciousness and gullibility is that, by disposition and as a lifelong journalist, he was drawn to conspiracy theories. He created a number of sensations in his career and, to return to the example of The Protocols, he was loath to discount so spectacular a conspiracy story.  相似文献   
198.
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该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以新加坡《海峡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题材、报道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探讨该报纸是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  相似文献   
199.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研究是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从整体上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也要从增强教学实效性入手,加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并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抓好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0.
郑飞 《证据科学》2015,(2):172-183
"培育理性的司法文化,推进先进司法文化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是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一项根本任务。基于9省市的实证调研与数据挖掘显示,我国司法文化的社会化和大众化程度不高,未来的司法改革和普法教育可在以下6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上着力推进理性司法文化的培育:公众参与司法的意识很强但程度不高;公众诉诸司法的意识不强程度不高;公众接受司法裁判的意识不强程度不高;公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的意识不强程度不高;公众接受普法教育的方式不够多元;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与干预易造成"舆论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