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41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340篇
政治理论   206篇
综合类   7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华丽 《法学杂志》2012,33(1):142-146
刑事司法政策、缓刑制度功能、刑法条文规定、犯罪案件类型及被告人自身情况等都是影响缓刑适用的因素。从判决书反映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基层法院还是中级法院,故意伤害案件和交通肇事案件缓刑适用率都相对较高,财产类犯罪案件则较少适用。在实践中,缓刑的适用主要存在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把握不准,缓刑监督考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可以考虑从这两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42.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s not only housing construction,but also community culti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y is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ousing policy. Based on collect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 CNKI, the researche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affordable housing in China by using Bicomb2.0.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quantity of research resul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ousing policy, financing and post management. Community research is marginalized in the research heat maps, and research disciplines are mostly human geography,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n the researcher reviews the four cor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y, such as the spatial location and community segrega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the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using community, the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of security housing community.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proposals for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43.
在我国社区治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分化为内部"碎片化"和外部"碎片化",治理过程"碎片化"表现为整体过程"碎片化"和具体过程"碎片化"。导致社区治理"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治理主体的错位及协动不足。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可以参考日本的社区协动治理机制,明确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协动治理机制,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4.
张泽涛  崔凯 《法律科学》2012,(4):181-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废除了传统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重新确立了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三种新的戒毒措施构成的强制性戒毒体系。该法近五年的运作实践表明,这三种戒毒措施的实施效果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也逐渐开始显现。我国应该明确“社区为主、隔离为辅”的强制性戒毒措施体系,同时对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进行制度性完善。  相似文献   
45.
论社区矫正在刑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实施社区矫正,但对社区矫正如何执行并未做具体规定。针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从社区矫正立法、执法理念及适用范围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46.
社区矫正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预示着我国刑罚制度由重刑主义向轻刑主义演化,这种新的行刑方式亦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检察机关须改进法律监督的职能,并向社区矫正全方位延伸,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7.
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与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法学论坛》2007,22(1):97-104
理论界及司法界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问题争论较大,归根结蒂是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的争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着重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在有关精神权利的结构部分,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在本质部分,对表演者精神权利与作者精神权利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两者的本质区别,突显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纯粹的人身权属性.最后还以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和本质为视角阐述了其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48.
杨南丽 《思想战线》2001,27(3):97-100
通过对云南罗平县多依村布依族的调查发现,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对区域人群的影响作用和协调功能日益凸现,然而,受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水平偏低、信息渠道单一等因素制约,目前的农村社区文化不能适应村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此,建议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组织的引导职责,以传统的农村家庭功能单位为依托,努力探索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9.
社区建设的发展和深入 ,关键在于社会工作者的自身建设。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社区工作者与传统居委会干部的不同 ,从而确立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50.
Globall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focus on the private sector 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ctor. One ele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s role emphasised within this new focus has b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ctivities, whereby the private sector claims to contribute directly to local development. There is now a substantial body of work on CSR but it is a literature that is mostly polarised, dominated by concerns from the corporate perspective, and not adequately theorised. Corporations typically do development differently from NGOs and donors, yet the nature and effects of these initiatives are both under-researched and under-conceptualised.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viewing CSR initiatives through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len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ir rationale and effects. Specifically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draws together agency and practice-centred approaches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processe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underpin corporat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