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论行政许可的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行政许可的性质,理论上众说纷纭。从我国《行政许可法》所规制的行政许可的类型看,可以认为行政许可的一般性质是对符合条件者的不作为义务的解除。在行政法上,行政许可是具有形成力的授益性行政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12.
关于“法”与“法律”的区别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与法律的区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外法理学界重新引起争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怎样理解法、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特别是涉及怎样理解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资产阶级法时的那一段名言 ,从而也涉及到是否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问题。本文采用对话形式 ,就此问题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3.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产物。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 ,与之相应 ,客体也包括与人类整体相对的外部世界 (群体 +个体 +人以外的世界 )、与人类群体相对的外部世界以及与人类个体相对的外部世界。因而不仅物具有价值 ,人亦有价值。由于人自身是主客体的统一 ,因而人还有自我价值。构成价值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价值的生成、推动价值的变化 ,这是 (哲学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影响价值变化的主要有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及实践三个要素。价值观念冲突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类主体生存条件之差别和对立 ,直接根源则在于价值客体的差别和对立。因而要逐步消除人类价值观念的冲突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人类主体生存条件方面的差别做起  相似文献   
114.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主导倾向是批判和决裂,但仍然有一些思想家对中华文化怀抱着"温情与敬意",国学大师钱穆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在<晚学盲言>等论著中,钱穆以中西人生观比较为基本线索,以"士"(知识分子)为传统人生观的主要代表,以关于大生命与小生命、心世界与物世界、天与人关系的阐发为中心,全面、深刻地概括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和精华,成为当今中华传统人生观复兴,并与国外人生观积极因素相结合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5.
收容遣送制度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一种救济制度,后来演变成一项限制公民基本宪法权利的制度。就内容上来说,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以及有关法律相抵触。在实践中,收容遣送的自由裁量权很大,很多方面缺乏公正性,必须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16.
我国现行仲裁法律制度在仲裁机构设置方面有如下重大问题:即它由行政机关组织的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如此就使仲裁机构存在的基础——中立性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原则受到了动摇,使仲裁机构的公信力受到怀疑。为此,结合仲裁制度产生的基础、仲裁性质和中国国情(中国的商会还不成熟),我们应当对之进行完善:改变仲裁机构设立完全由行政机关干预或主导之状况,而由立法机关来主导、组织。  相似文献   
117.
“退学处理”的法律性质及其救济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因高校的“退学处理”决定而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由于在国家立法的层面对于“退学处理”制度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导致了各高校在作出该行为时的混乱性和随意性,同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现有的救济途径下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8.
中国诗学的本体不可以诗言志或诗言情一言以蔽之,它有志、情、性、灵四种形态,虽说任何历史阶段的诗学本体都是共时与历时、多义与变化的综合,但仍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开山于志,经情志的过渡而达于情,再经情性和性情的转换而达于性,又经性灵的转换而最终达于灵。诗学本体的流变,可以说是中国诗学史的主脉。  相似文献   
1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社会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性质不断恶化、影响不断扩大就是表现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在正确认识当前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性质、特征、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0.
国际人权公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反映了其权利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然而,从总体上看,国际人权公约主要反映西方社会的基本权利理念。因此,可以从权利的来源、性质和目的等方面解读国际人权公约所体现的权利理论。进而为我国的权利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