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2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件的定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和网络时代,虚拟财产的概念日益为当今社会所接受。近几年,对盗窃虚拟财产的案件如何定性,各地司法机关的做法存在差异。但随着全社会对虚拟财产的进一步认识,将从网络上秘密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为盗窃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自1987年我国开始正式使用网络至今,20余年间互联网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便捷的方式、巨大的容量使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情感认知等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因此,关注我省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保证网络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高尚网络人格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13.
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而人们获取财富的手段表现为对信息的创造、占有、处理和分配上。网络文化也是虚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人们的交往方式上,网络使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尊卑、贫富贵贱的交往模式,这便进一步对传统的金字塔政治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平等对话、独立、自由、开放的新模式出现,进而,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在文化消费模式上,网络文化把工业和文化连接在一起,消解了传统的经典文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14.
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之一。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这就同时要求传媒必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大众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从业人员也要实行行业自律机制,树立起良好的从业形象。大众传播媒介应成为一个集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社会推助器,进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15.
近年来,网络领域的财产权问题渐成热点,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法律问题。对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价值确定以及相关举证责任的分担,应根据公平和客观的原则加以认定和区分。  相似文献   
416.
视听资料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鉴于视听资料的不同特点和分类,侦查人员对其有不同的收集途径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17.
网络流行语具有触发性、速成性、反讽性、易煽动性等特征,形成原因包括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社会矛盾激化、公众利益诉求渠道欠缺等。公安机关应积极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动态,转变工作方式,畅通公众沟通渠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418.
非营利组织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分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采用社会网络理论作为切入点,从概念界定、组织关系、关系取向下的组织型态等角度进行分析,明确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19.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网络是当今公民参与的重要形式,但也带来平等、成本、绩效、稳定等方面的难点和悖论,建设性和破坏性并存。消解悖论,需要建立有效规范、培育现代公民、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20.
Jana Möller 《Communicatio》2013,39(2):153-17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ublication of titles in english and afrikaans (one title published in two languages) by looking specifically at three publishers: LAPA Uitgewers, jacana media and NB Publishers.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examines why some books are more likely to be published bilingually than others in the sector of trade non-fiction for adults specifically; this excludes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well as titles in the religious trade sector. Bilingual publications from the period 2010–2014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article in order to examine this phenomenon over a relatively recent period of time. the research determines what the reasons are for publishers to publish in both languages, how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akes place, and whether the timing of publishing bilingual titl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publishing strategy. By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s publishers use to make their decisions, the possible future of this trend is predicted. this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available literature and also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key role players at the publishing hou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