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pay’ could be the mantra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tying their hands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s a means for governments to push through politically costly, but ultimately welfare‐enhancing reforms. It is argu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is logic has a limit, which can be empirically observed. Past a given point, further depth of integration increases odds of backsliding. This belief is tested in the context of accession to an institution whose rules have been heavily scrutinis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Countries with low rule of law are imposed a risk premium in the form of demands for deeper concessions, making ‘over‐committing’ possible. This relationship is used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deeper commitments lead to backsliding. Industry‐level analysis supports these beliefs: deep commitments lead to increased odds of backtracking through a range of legal and extra‐legal mechanisms. Ambitious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can backfire.  相似文献   
262.
建立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目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各协议都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在世贸组织各项条款中,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第六条"倾销"、第七条"补贴"和第十七条"国际贸易"等条款之中.  相似文献   
263.
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在非营利组织中的运用却比较贫乏。非营利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思想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激励理论、薪酬设计、绩效考核方面。  相似文献   
264.
【问题】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是其有序、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前提。针对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实证研究并不多,且存在中观与宏观割裂的问题。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究竟如何,内部治理主体多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目标达成,又如何受到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方法】论文使用稳健回归分析数据。数据来自于2019年实施的全国性社会服务类组织调查,该数据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涵盖56个规模不等的城市。【发现】(1)理事会治理能力与治理表现既能影响社会组织的财务指标,也显著影响其公共输出。(2)制度环境能够显著调节理事会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在支持性制度环境中,理事会治理能力、治理表现对组织财务指标和公共输出影响效应被强化。在消极制度环境下,组织自身的成长韧性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贡献】即使成长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仍然具备组织共性,核心治理主体能够显著影响组织绩效,尽管这种自主性受到宏观制度环境的塑造。这质疑了关于中国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缺乏规范性、理事会形同虚设的研究结论,也为“依附式”自主这一概念提供了经验支持,增进国家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整体性理解。  相似文献   
265.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在现阶段呈蔓延态势,严重干扰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惩治只是治标,预防方为治本,预防远比惩治重要和有效。本文以昆明市近郊农村为例,在剖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现状,梳理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6.
在1998年后上台的印尼新政府推行民主化改革的框架下,印尼华人尤其是福建籍的华人社团纷纷出现。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福建籍华人社团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在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和经济交流等领域积极参与印尼的多元社会建设,成为当前印尼华人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67.
李艳枝 《西亚非洲》2012,(5):132-143
伊斯兰复兴是当代土耳其社会的突出现象,伊斯兰主义者通过废除头巾禁令的过程,为妇女争取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伊斯兰政党通过动员妇女参与政党政治和民主选举,为她们赢得更大的话语空间;伊斯兰非政府组织通过关注妇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拓展女权运动的范围。伊斯兰复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伴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土耳其女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8.
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肃清了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势力。改革开放以后 ,黑社会 (性质 )犯罪重新出现 ,大体上每 1 0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 80年代末。其特点是 ,在大量犯罪团伙出现和不断增加的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团伙转化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第二个阶段是从 1 990年到 2 0 0 0年 ,其特点是 ,团伙犯罪向黑社会性质犯罪急速转化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加速了自身的成熟化和向黑社会组织转化 ,出现了个别的黑社会组织。 2 0 0 0年以后的 1 0年 ,是黑社会 (性质 )犯罪发展的第三阶段。笔者认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不断成熟并向黑社会组织转化 ,是该阶段的特征。与此同时 ,犯罪团伙将继续大量出现 ,犯罪团伙也将继续向黑社会性质组织转变。出现了犯罪团伙、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三者并存和同时向高一级转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2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在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在应对灾变、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中所充当的“第三方”的重要角色,使得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其消极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工作所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70.
Abstract

In 1949, the child search branch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cing Service, set up after the war by the Red Cross and the Allies, began a search for the mother of a four year old boy, born to a forced labourer and left at a hospital in Rottenmunster at 8 months old. His file records first his abandonment, then his mother's strong resistance to external pressure to sign his adoption papers. His later attempts to trace his mother is also recorded. Taken together, the records shed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Nazi slave labour, lost children, forced adoptions, exile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that connected episodes of displacement for many DPs that ended up in Austral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is history, and also considers the role of the archive as a powerful source for both enabling and disabling the search for family in the decades follow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