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33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29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教师自古以来是作为士或知识阶层的一员而存在,以传递或创造精英文化、再生产新的文化人为自己知识人角色与职守的定位.基于民间意义的发现,陶行知消解了传统教师知识人角色的定位,将教师的身份从知识阶层的一分子转变为民间大众的一员,将教师的知识人角色从精英文化的再生产者转变为民间大众文化的学习者与传播者,从书本知识的传递者及真理的代言人,转变为民间教育意义的发现者以及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82.
公司分立中小股东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会因各种原因引起分立 ,公司分立中小股东尤其应当给予保护 ,小股东应享有异议估价权、股份收买请求权、不作为及损害赔偿等请求权。我国在未来公司立法中应引入累积投票权、股东派生诉讼及股东投票权排除等制度以保护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各类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转让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行为屡见不鲜,其中资质配套鱼龙混杂,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代理股份转让行为应界定为证券业务。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应根据中介机构的资质有无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对代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行为作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84.
《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将公司法人格否认确立为一项制度,最高法院印发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252条将这类案件定名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赔偿纠纷”,这为人民法院审理公司法人格否认诉讼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认为,公司法人格否认诉讼制度是对公司制度的基石——法人格独立制度的有益补充,必须从严适用。在审判实践中,既要严格遵循《公司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也需要在个案中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寻求个案中的公平正义。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弹性条款是与法官自由裁量权密切相关的,规定了框架性构成要件或者价值元素,需要进行价值填充,可以进行扩大或者限缩解释的法律规范。设置“弹性条款”,无疑可增加公司法弹性适用的空间。但对于新公司法中诸多弹性条款的规定,法官如何进行自由裁量,司法干预的程度和限度又将如何取舍,又是学界应当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7.
我国《公司法》专章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包括股权内部转让自由、股权外部转让受限、股权转让的记载与登记、股权的强制执行、股权回购、股权继承六项制度,标志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基本完善。但该制度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从瑕疵出资股权的转让、转让部分权能的股权转让、侵犯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权转让、非协议转让股权等几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8.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UNGPs) were endor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in June 2011, following the six‐year mandate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to the Secretary General (SRSG) on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The SRSG developed a framework comprised of three pillars: (1) States have a duty to protect against human rights abuses committed by third parties, including business enterprises; (2) business enterpris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respect human rights; and (3) victims of business‐related human rights abuses need access to effective remedies. In particular, guiding principle (GP) 11 provides that business enterprises should respect human rights, that is, they should avoid infringing on the human rights of others and address adverse human rights impacts with which they are involved.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ramework for business; the continuing role of convention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in providing access to remedy for victims under the third pillar of the framework; and developments in ‘hard law',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approach by the UK,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UNGPs, before turning, briefly, to the future for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相似文献   
89.
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模式,"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接受程度遭遇瓶颈。本文正视现实,探讨了两岸政治定位、互动框架和实践模式等基础问题,在理论上借鉴"协合式民主"精神,立足于两岸关系实际,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加以深化和拓展。维护"一个中国"的统一性,保持台湾在单纯内部事务上具有独占性权利或完全自主权,在两岸事务上台湾得适用否决性权利,在一般性的国家事务上台湾享有比例性权利;通过协合式民主的治理方式,促进两岸间异质性民主的正常运转,实现和维护两岸权力分享、国家权威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90.
隐名出资的股权状态,不同于“出资人—股权—公司”的传统认定结构,涉及对内对外多重法律关系。现有相关规定深受契约法思维定式的影响,忽视了公司的程式地位,不仅使得股东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摇摆,而且严重困扰隐名出资的制度定型。从组织法视域出发,隐名出资可分为“借名取利型”和“借名经营型”两种类型,基于此,能够在公司程式运行、股权争议状态、善意取得等环节合理划定各主体间的关系,完成隐名出资的完整应用。此二元类型的划分以“行权”作为核心要素,从公司关系角度分析“名实分离”的两个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系,通过重点识别实际出资人在组织法中的规范位置,实现对隐名出资的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