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6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Norwegian terror attacks of 22 July 2011, the question of agency with regard to the convicted perpetrator, Anders Behring Breivik, has frequently been discussed. Did he really act on his own? Were his actions self-directed? Was he, as a typical ‘lone wolf’, inspired by the prevalent far-right concept of ‘leaderless resistance’ or, simply, a blind tool, a string puppet pushed and pulled by dark forces, as some commentators have claimed? His cut-and-paste manifesto points to inspiration from ideas circulating in the European Counter Jihad Movement (ECJM), in itself a contradictory mix of ideological positions. A number of these ideas were given new life when the so-called ‘populist right-wing movement of indignation’, the Patriotische Europäer Gegen die Islamisierung des Abendlandes (PEGIDA) took to the streets of Dresden in the autumn of 2014.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PEGIDA, Lutz Bachmann, with a past as petty criminal and doorman, is an unlikely front man for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olitical initiatives in post-unification Germany. Comparing Breivik and PEGIDA, Önnerfors argues that the ECJM is part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right-wing discourse that is without a consistent world view, dominant leaders and prolific ideologues. Instead, in a new atmosphere of ‘politics of passion’ and ‘post-politics’, fuzzy ECJM ideology turns into a screen upon which diffuse uneasiness with current political affairs can be projected and channelled. Outside the scope of Önnerfors's article but worth noting is the considerable impact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had on electoral support for right-wing populist parties such as the Front National in France, the 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in Germany and the Sverigedemokraterna in Sweden.  相似文献   
72.
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泰国华文教育出现了井喷式的复兴现象,其迅猛程度和发展规模史无前例。究其原因,一是自由泰政府调整了对华文教育的政策,使其有了宽松的发展空间;二是由于中泰建交后,中国民国政府对华文教育发挥了推动作用;三是自由泰政府因忙于处理战后所面临的复杂而棘手的内政和外交难题而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扩大了大办华文教育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73.
2004年是全国妇联建会55周年。遵照胡锦涛主席的指示精神,这一年被定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年。顺应妇女发展的世界潮流,在强有力的国内政治背景下,我国于1995年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近10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法律政策、组织机构、运作机制入手,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妇联已与151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个妇女儿童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妇女组织,对推动国家关系、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弗·道格拉斯不仅是19世纪美国黑人的著名领袖,也是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以美国《独立宣言》所宣称的人人生而平等和代议制政府原则为基础,把黑人解放和妇女解放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变成有机的整体。但是,道格拉斯首先是一位黑人领袖,他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总是优先考虑黑人的解放问题,这就注定了他的女权思想的局限性,与女权运动领导人的关系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既有冲突,也有合作。  相似文献   
75.
"1300"运动是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运动,这次运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938-1939年仁安羌和稍埠石油工人大罢工和"饥饿进军";1938年的反穆斯林运动;以及1938-1939年的学生抗议运动."1300"运动促使缅甸人民更加团结,民族主义意识空前高涨,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进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6.
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深入、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域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这场运动端正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树立起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尤其是全党掀起的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使这场运动不仅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也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普及化。  相似文献   
77.
李东朗 《理论学刊》2007,2(12):17-2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延安整风运动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举措,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延安整风清楚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永久的、常新的课题,全党和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致力于这个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事业。  相似文献   
78.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一场对青年成长道路的科学规划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性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确立民主集中性的组织原则,树立了绝对服从党和人民的严格纪律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并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我们要站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视角下来看待和审视整风运动,继承和发扬整风时期青年成长培养的经验,促使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加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体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79.
恐怖主义国际化引发的恐怖分子跨境流动频发现象已成为各国反恐立法关注的重点。为有效应对此类行为,英国积极推动反恐立法,逐步构建了以行政措施为基础,刑法规制为保障的相对完备的防治体系。其内容包括扣押证件、临时禁入令及剥夺国籍的递进式行政强制措施和通过预防性刑法规制将跨境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等预备行为犯罪化。对照英国相关立法经验,我国在防范恐怖分子跨境流动方面虽然也确立了出入境限制、预备行为犯罪化等应对措施,但仍应继续完善其制度构建,同时也可借鉴剥夺国籍等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80.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与组织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为抗战、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它还有力地促使党完成了发动群众的任务,达到了控制乡村的目的;也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为新中国准备了干部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经验,为当代的社会教育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