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9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知”与“行”是公民荣辱观教育的关键环节。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自身道德意志薄弱、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因素的左右等原因,致使一些人虽知荣明耻,却没有在实际行动中一以贯之。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强化公民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改良社会风气,理顺政治、经济领域中的各种关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提供内在动力和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82.
单位犯罪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正确地学习、理解、掌握单位犯罪的有关实质性问题对依法惩治单位犯罪,维护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科学证据可以定义为运用具有可检验特征的普遍定理、规律和原理,解释案件事实构成的变化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专家意见,其主要理由在于可以科学原理在科学证据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功能,将科学证据分为"科学描述型"与"科学检验型"两类,"科学描述型"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科学证据。从定位来看,科学证据应属于言词证据、间接证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科学证据进行分类,以此加深对科学证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线性发展观在我国长期占统治地位。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了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忽视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发展的制约。科学的发展观超越了线性发展观,在一种全球视野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以社会和谐为发展的深层动力。为探寻中国新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持续、和谐地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基于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从文化理念、产品深度开发、产业化发展、特色强化、促进参与等方面,对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6.
大学教育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关注似乎更集中于教育收费和职业选择,大学自身的使命关照更多地集中于在科技创新和对学生的专业培养。这使现实的大学教育忽视了对社会、对人类、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当重视人文关怀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7.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公安机关有效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公安机关执法理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安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公安机关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和民本理念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8.
吸收犯概念及其性质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收犯,是指出于数个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数个不同的犯罪行为,侵犯数个不同的法益,触犯数个不同的罪名,具备数个独立的犯罪构成,本应成立数罪,但由于数行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故在处理时仅作为一罪的情况。作为处断上的一罪,吸收犯以行为要素上的复数性、罪名要素上的相异性和数行为关系要素上的相对独立性为其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9.
人类的幸福是多样而脆弱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然而在文化与进步的领域内,幸福仍是人类智慧首先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长生久视、功名富贵、知性自足这三方面是过去中国人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幸福观念,不仅表现为在社会组织及人们心理、生理结构中有强大的生命和影响力,而且业已积淀为人们普遍心理、生理素质因素并时刻规范、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90.
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都存在员工薪酬增长缓慢、员工职业稳定性较低、带薪休假难以落实、职业培训形同虚设等问题。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的思路和举措是:要教育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加强中小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